芽球菊苣從歐洲引進,是菊科菊苣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肉質根軟化栽培后萌發的嫩黃橢圓形的芽球,其營養豐富,可生食涼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鍋配料或炒食,口感脆嫩,微甜稍帶苦味,因含馬栗樹皮素,野萵苣苷成分,具有清膽利膽、解酒和減肥的功效,是特菜中的上品。另外,野萵苣苷對害蟲有驅避作用,生長期極少發生病蟲害,完全符合無公害蔬菜質量要求。其栽培分兩個階段,一是種根田間培育階段,二是種根在黑暗條件下軟化培養成芽球階段。肉質根與芽球的產出比為10∶7左右,每667m2可產芽球1000公斤以上,每公斤批發價9~12元,667m2產值可達0.9萬~1.2萬元,效益相當可觀。
一、種根田間培育技術
1.播種期據我們在鄭州市郊區種植結果表明,菊苣田間的生長期為90~100天,可在7月下旬-8月下旬直播,適當早播可提高產量。種子必須是經過篩選的新種,667m2用種250克。
2.整地播種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深耕30~40厘米,667m2施農家肥3000~4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土耙平后整成壟距60厘米,壟高15厘米的小高壟,壟上采用雙行短條播的方法,短條溝長約10厘米,深1厘米,均勻撒入5~10粒種子后,覆土踩實,并隨即澆水。
3.田間管理一般播種后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應保持地面濕潤。3片真葉時間苗,5~6片真葉時定苗,株距為15~20厘米,定苗后追速效氮肥并及時澆水,并中耕。在肉質根迅速膨大前,適當蹲苗,進入膨大期時,此時植株具有10~15片葉子時結合澆水再追肥1次,667m2施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20公斤。以后,保持地面濕潤,遇大雨及時排水,收獲前1周停止澆水。
4.收獲和貯藏菊苣生長90~100天,具有25片葉以上,肉質根直徑達3厘米以上,即可收獲。收獲后切去地上部葉叢,留葉柄3~4厘米長,待培養。因肉質根有較強的耐寒能力,若在春節前批量上市,也可在10月下旬-12月下旬間批量收獲。667m2產在1500~1800公斤左右。如需貯藏,可以在背陰高燥地塊挖深、寬均為1米左右,稍長的土窖,將肉質根分2~3層碼放在窖內,每層用潮濕的土壤覆蓋。窖內溫度保持在-1~5℃,相對濕度在95%左右時,可以放到來年春季3月。
二、軟化培養技術 軟化培養有水培、土培和沙培之分,因水培易管理,效益高,因此在這里只介紹水培法。由于菊苣軟化培養是在黑暗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可采用室內立體多層架水培法。這樣既可節約設施空間,容易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也利于多茬生產,提高效益。
1.水培設施首先要求房舍有加溫、供水和供電能力,立體多層架培養可以根據房間的大小來確定。一般層間距45~50厘米,架高4~6層,每層架上放水培箱,培養箱內裝肉質根,根據生產規模確定貯水池大小,操作時,用小潛水泵將貯水池的水抽到頂層培養箱里,然后流到下層水箱再回到貯液池內,形成循環,每天水上下循環1次,每周貯水池的水更新1次。若無循環,也可每周更新1次培養箱的水。
2.培養方法先將菊苣根從頭部以下留13~18厘米,切去根梢,再將其堆放在10~20℃的通風處,促進傷口愈合,24小時后分類擺放到培養箱內,使其具有同一高度,然后向箱內注入潔凈清水,水位約在8~13厘米,水溫保持在10~15℃間。室內溫度要求在10~15℃,空氣濕度95%,每天通風換氣1次。
3.適時收獲菊苣芽生長20~30天后,當芽球長到10~15厘米高,3.5~5厘米粗時,即可收獲,此時芽體嫩黃,潔凈、緊實、美觀,修整后用塑料袋或保鮮膜小包裝即可上市,也可放入冰箱中存放1~2周。注意上市時應遮光,否則芽球就會逐漸變綠而降低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