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機蔬菜的定義
指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持農業生態系統持續穩定,且經過有機認證機構鑒定認可,并頒發有機證書。在此基礎上,生產的蔬菜為有機蔬菜。
2 有機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2.1基地的完整性
有機蔬菜基地的土地應是完整的地塊,其間不能夾有進行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夾有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
2.2轉換期
由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2年時間,其后播種的蔬菜收獲后,才可作為有機產品;多年生蔬菜在收獲之前需要經過3年轉換時間才能作為有機產品。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一年有機轉換后的田塊中生長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換產品銷售。
2.3緩沖帶
如果基地的有機地塊有可能受到鄰近的常規地塊污染影響,則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必須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地塊不受污染。不同認證機構隔離帶的要求不同,如我國OPDC認證機構要求8m,德國的BCS認證機構要求10m。
3 有機蔬菜栽培管理
3.1品種選擇
應使用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在得不到認證的有機種子和種苗的情況下(如在有機種植的初始階段),可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應選擇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對病蟲害有抗性的蔬菜種類及品種,在品種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
3.2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
有機生產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一年只能生長一茬蔬菜的地區,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2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騰茬后,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
3.3配套栽培技術
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創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的環境,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4 有機蔬菜的肥料使用技術
4.1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及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等。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氯化鈣等物質。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2使用方法
(1)施肥量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和植物肥的數量應掌握在1:1為好。一般每667m2土地,每種蔬菜使用有機肥3000—4000kg,追施有機專用肥100kg。
(2)施足底肥將施肥總量80%用作底肥,結合整地,將肥料均勻地混入耕作層內,以利于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對于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采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片葉時,將肥料晾于制細,均勻撒到菜地內,并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距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追肥,開時不要傷斷根系,將肥料撒到溝內,用土蓋好后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開穴追肥方式。
5 有機蔬菜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由于有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學合成的農藥,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產品,所以有機蔬菜的病蟲草害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通過選用抗病品種、高溫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輪作、多樣化間作套種、保護天敵等農業措施、物理措施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5.1病害防治
可以用石灰、硫磺、波爾多液防治蔬菜多種病害;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含銅的材料,如氫氧化銅、硫酸銅等殺真菌劑來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軟皂、植物制劑、醋等物質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錳酸鉀是一種很好的殺菌劑,能防治多種病害;允許使用微生物及其發酵產品防治蔬菜病害。
5.2蟲害防治
提倡通過釋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敵動物(如赤眼蜂、瓢蟲、捕食螨等)來防治蟲害;允許使用軟皂、植物性殺蟲劑或當地生長的植物提取劑等防治蟲害;可以在誘捕器和散發器皿中使用性誘劑,允許使用視覺性(黃粘板)和物理性捕蟲設施(如防蟲網)防治蟲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魚藤酮、植物來源的除蟲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來殺蟲;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劑如殺螟桿菌、Bt制劑等。
5.3雜草控制
通過采用限制雜草生長發育的栽培技術(如輪作、綠肥、休耕等)控制雜草;提倡使用秸稈覆蓋雜草。允許采用機械和電熱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產品和化學除草劑除草。
指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持農業生態系統持續穩定,且經過有機認證機構鑒定認可,并頒發有機證書。在此基礎上,生產的蔬菜為有機蔬菜。
2 有機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2.1基地的完整性
有機蔬菜基地的土地應是完整的地塊,其間不能夾有進行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夾有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
2.2轉換期
由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2年時間,其后播種的蔬菜收獲后,才可作為有機產品;多年生蔬菜在收獲之前需要經過3年轉換時間才能作為有機產品。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一年有機轉換后的田塊中生長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換產品銷售。
2.3緩沖帶
如果基地的有機地塊有可能受到鄰近的常規地塊污染影響,則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必須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地塊不受污染。不同認證機構隔離帶的要求不同,如我國OPDC認證機構要求8m,德國的BCS認證機構要求10m。
3 有機蔬菜栽培管理
3.1品種選擇
應使用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在得不到認證的有機種子和種苗的情況下(如在有機種植的初始階段),可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應選擇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對病蟲害有抗性的蔬菜種類及品種,在品種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
3.2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
有機生產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一年只能生長一茬蔬菜的地區,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2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騰茬后,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
3.3配套栽培技術
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創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的環境,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4 有機蔬菜的肥料使用技術
4.1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及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等。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氯化鈣等物質。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2使用方法
(1)施肥量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和植物肥的數量應掌握在1:1為好。一般每667m2土地,每種蔬菜使用有機肥3000—4000kg,追施有機專用肥100kg。
(2)施足底肥將施肥總量80%用作底肥,結合整地,將肥料均勻地混入耕作層內,以利于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對于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采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片葉時,將肥料晾于制細,均勻撒到菜地內,并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距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追肥,開時不要傷斷根系,將肥料撒到溝內,用土蓋好后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開穴追肥方式。
5 有機蔬菜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由于有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學合成的農藥,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產品,所以有機蔬菜的病蟲草害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通過選用抗病品種、高溫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輪作、多樣化間作套種、保護天敵等農業措施、物理措施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5.1病害防治
可以用石灰、硫磺、波爾多液防治蔬菜多種病害;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含銅的材料,如氫氧化銅、硫酸銅等殺真菌劑來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軟皂、植物制劑、醋等物質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錳酸鉀是一種很好的殺菌劑,能防治多種病害;允許使用微生物及其發酵產品防治蔬菜病害。
5.2蟲害防治
提倡通過釋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敵動物(如赤眼蜂、瓢蟲、捕食螨等)來防治蟲害;允許使用軟皂、植物性殺蟲劑或當地生長的植物提取劑等防治蟲害;可以在誘捕器和散發器皿中使用性誘劑,允許使用視覺性(黃粘板)和物理性捕蟲設施(如防蟲網)防治蟲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魚藤酮、植物來源的除蟲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來殺蟲;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劑如殺螟桿菌、Bt制劑等。
5.3雜草控制
通過采用限制雜草生長發育的栽培技術(如輪作、綠肥、休耕等)控制雜草;提倡使用秸稈覆蓋雜草。允許采用機械和電熱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產品和化學除草劑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