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的地溫會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而不斷升高,但早春封凍的土壤往往濕度過大,土溫升高比較緩慢,造成了氣溫偏高而土溫偏低的生長發育條件,使蔬菜秧苗地上莖葉生長發育較快,而地下根部生長發育緩慢,導致了蔬菜秧苗的瘦苗、弱苗,從而使蔬菜的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為此,現介紹一些提高早春蔬菜大棚地溫的方法。
1、冬季鋪防寒草,降低凍土層厚度。冬季封凍前在蔬菜大棚內的地表上鋪30厘米厚的防寒草,如稻毛、稻殼、樹葉、豆皮、粉碎的植物秸稈等,可使凍土層厚度由1.6米降到30厘米左右。若是冬季不扣膜,水泥、鋼鐵立柱的大棚,在早春扣膜前可將防寒草點燃,使之慢慢燃燒,既可化地,又可補充鉀肥,對防治病蟲也有一定作用。
2、巧加溫、快速化地。一些加溫的大棚,早春扣膜后,先將大棚封閉嚴密,在晴天的白天,早晨晚一點揭開大棚的覆蓋物,利用太陽直射光,再配合爐火加溫,使空氣溫度盡可能提高,以氣溫提地溫;晚上早一點蓋上保溫覆蓋物(草簾)。
3、耕層下鋪設防寒草。在大棚內的耕層土壤化透后,可從大棚的一頭開始挖床,深度25厘米,將床底清平,床內鋪上30厘米厚的防寒草,踏平,回填耕層土,再將第二床的耕層土挖到第一床上,將床底清平,鋪上防寒草,再將第三床耕層土挖到第二床上,再鋪防寒草,這樣依次將耕層下全部埋入防寒草。防寒草不僅能隔斷地下涼氣的上升,也可減緩耕層土壤熱量向下傳導,從而大大提高耕層土壤的溫度,而且在防寒草腐熟分解的過程中不但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還可不斷釋放出CO2氣體,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待耕層化透后,結合施肥、挖地再將防寒草鋪到耕層下。
4、勤整地,開溝曬土。當耕層土壤化到15-20厘米深左右時,立即挖地,這樣可以加速土壤中冷氣與大棚內熱氣交換,加快化地,提高土溫,而且還可防止低洼易澇、地下水位偏高、土質粘重等地塊的返漿。挖地后起小垅,3-5天后再重新破垅開溝,如此反復進行3-4次。
5、塑料薄膜地面覆蓋。蔬菜大棚施肥整地以后,將極薄的聚乙烯薄膜緊密地貼蓋于畦或垅的表面,在晴天的白天,太陽的直射光穿過薄膜使地表土壤獲得太陽的輻射熱,表層土溫升高,通過傳導作用逐漸向下提高土壤的溫度。另外夜間土壤中的熱量不斷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大棚內散熱,這部分有效輻射被地膜所阻隔,絕大部分不能散失到大氣中去,這就更加速了土壤溫度的提高。而且地膜栽培還有減少土壤水分蒸騰、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效、抑制雜草、增強抗病能力、早熟增產等作用。
6、提高育苗床土的溫度。蔬菜秧苗質量的好壞關系到蔬菜將來的產量和品質,由于蔬菜育苗場地小,便于管理,可選用能夠每年生產的溫室大棚。有條件的大棚可在蔬菜根系密集的耕層中鋪設地熱線,用來提高地溫。
7、提高灌溉水溫,改進灌溉技術。播種前打的底水必須用開水,播種后覆完土馬上覆蓋地膜,以保持較高土溫;苗床用水應事先預熱,使水溫達到25℃左右后使用;大棚內的灌溉用水應在大棚內設置水箱預熱3-5天后再灌。可采用膜下滴灌、滲灌、軟管微灌等新的科學灌溉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灌溉對地溫的影響。
8、其它方法
⑴大棚選址:在背風向陽坡處建大棚,或在有機質含量高、砂性較大、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含水量低的土壤上建大棚,在早春均有利于地溫的升高。
⑵懸空耕層:在建棚室前,先將耕層土壤清除,將地面下臥,砌墻后上蓋水泥預制板,之后再回填耕層土,使耕層懸空50厘米、100厘米,然后再在上面建大棚。
⑶地熱白龍管加溫:在水暖鍋爐加溫的大棚中順著大棚方向在耕層下鋪設白龍管,以鍋爐熱水加溫使地溫提高,配合空氣加溫。
⑷地下通氣道加溫:順著大棚方向在耕層下設幾道通風道,可用薄的水泥預制板砌成倒梯形通氣道或用瓷管煙道鋪設,在大棚的兩頭安裝換氣扇,并與通氣道對接。在早春的白天,密閉大棚,將棚室內熱空氣吹到地下,一頭向里吹,一頭向外抽,將熱量貯于土壤中,夜間,將耕層中熱量吹到大棚中,保證大棚空氣溫度,待天氣回暖,地溫無問題時,換氣扇白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一頭進風,一頭出風,以調節大棚空氣溫、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