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對作物的生長發育以及產量造成的危害,稱為高溫熱害。水稻在開花灌漿時期受到高溫的影響,會使葉溫升高,降低葉片的同化能力,增加植株的呼吸速度,灌漿期縮短,千粒重下降,導致秕粒率增加,引起明顯減產。高溫的強度、持續時間、出現時段及晝夜溫差等都對空秕率有直接影響。水稻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不同發育期抗高溫能力都有差異;受害程度還與秧苗素質、植株生長狀況、栽培條件、管理水平等有關。
高溫熱害的氣象指標是日最高氣溫連續3天以上達到或高于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實踐表明,在水稻開花期,35℃以上高溫持續1小時,就會引起穎花的嚴重不育,其中正開放的花朵受害最大。例如,中秈型水稻雜交組合在長江流域稻區的抽穗開花期一般處于8月上、中旬,此期的自然氣溫較不穩定,時常出現異常高溫,年份或地區間高溫值差異較大。高溫使得一些具有高產潛力的品種或組合的高產性不穩定,有時造成大幅減產。
二、高溫熱害防御措施。筆者根據理論和實踐經驗,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水稻受高溫影響的內因和外因,總結出了以下的防御高溫熱害的措施。
1、選用中熟品種、避過高溫傷害。水稻對溫度和日照反應敏感,在高溫短日下,其生長量減少,發育加速,容易提早出穗,且穗型變小,穗粒數減少,粒重降低。所以,在高溫干旱或溫度多變的異常氣候年份,宜種植生育期較短的中熟或偏中熟型品種,使幼穗發育和抽穗期避過高溫干旱的晴朗時段,并應適當增加基本苗數,確保單位面積的足夠穗數,爭取穩產高產。這些決策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
2、培育耐旱壯秧,適期早播早栽。中晚熟大穗型品種營養生長期和灌漿結實期長,出穗期偏晚,出穗至成熟需≥20℃的有效積溫950-1000℃。適期早育早栽可使出穗期提前,躲過幼穗發育期的高溫影響,形成大穗,又能延長有效生長期和抽穗以后的結實期,避免生育后期受低溫或早霜侵害,以充分利用當年氣候肥力,發揮中晚熟型品種的生產潛力。
3、分期多次施肥,保持平穩長勢。異常氣候年要以施足底肥為主,提供稻體生育營養,促進稻根生長,加快緩苗分蘗。追肥采取分期分次施,并配合使用磷、鉀、鋅肥;生育中期施足長穗肥;注意生育后期補給氮素營養,做到前后照應,均衡供氮,長勢平穩。這對中晚熟大穗型品種防衰促熟,增加粒重至關重要,這種施肥方法無正常或異常氣候年都是穩妥適用的。
對后勁不足的禾苗,在最后一片葉全展時,每畝可追尿素2-2.5千克或草木灰400-500千克。在始穗至齊穗期間用尿素、過磷酸鈣等對水進行葉面噴肥,有利于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4、水層管理。早稻生長期,當日最高氣溫<31℃,或當田間面溫度<30℃時,水溫高于氣溫(或面溫)時,水體主要起保溫作用,使作物免受冷害;當日最高氣溫>31℃,或田面溫度>30℃時,水溫低于氣溫(或面溫)時,水體起降溫作用,保護作物免受高溫傷害。這主要是因為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大得多的緣故。因此,揚花期要淺水勤灌,日灌夜排,適時落干,高溫時白天加深水層。據測定深水灌溉或活水套灌可降低穗層溫度1.4-4.4℃。日灌夜排可增大晝夜溫差,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斷水過早,以改善稻田小氣候,促進根系健壯,增強抗高溫的能力。
另外,夏季雨后應及時排泄田間過深積水,以保持和促進根系活力,使水稻正常生育。生育后期也不宜斷水過早,田面呈濕潤狀態,防止早衰減產。
有實驗數據表明,采取深水灌溉或活水套田的辦法,可以提高產量10%以上。
5、噴灑化學藥劑。每畝用硫酸鋅100克、食鹽250克或磷酸二氫鉀100克,對水噴施葉面;或在高溫出現前噴灑50毫克/千克的維生素C或3%的過磷酸鈣溶液,都有減輕高溫傷害的效果。
6、噴灌。噴灌能明顯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噴灌一次后,田間氣溫可下降2℃以上,相對濕度增加10-20%,有效時間約2小時,噴灌可降低空秕率2-6%,增加千粒重0.8-1克。其時間以盛花期前后為最顯著。
本文所述各方法,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和使用。根據氣候預測,了解各生長季可能提供的溫、光、水、熱條件,結合品種、肥力安排好全年生產,并適時地采取以上所述的防御高溫熱害的技術,做到水稻災年不減產,爭取高產,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