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是卵寄生蜂,種類很多。我國研究利用較多的有稻螟赤眼蜂,是稻縱卷葉螟的天敵。一般可采用人工繁殖赤眼蜂,在26℃~28℃溫度下,6~8d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蟲產卵始盛期開始放蜂,每隔2~3d放1次,連續放3次。放蜂量要根據害蟲卵的密度大小而定,一般放蜂1~3萬頭。放蜂應均勻,放蜂點的多少應根據蜂蟲的擴散能力和溫度高低、風向、風速等條件而定,一般每667m2為3~5處。放蜂的方法,多采用即將羽化出蜂的卵卡放入竹筒或用大而厚的植物葉片制成的放蜂筒內,并用小棍連接成“T”字形,插于田間,略高于作物。放蜂10d后,即可根據卵色變化檢查寄生情況。注意寄生卵呈黑色,大面積防治效果一般應達70%以上。
2、利用蜘蛛防治水稻害蟲
蜘蛛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蜘蛛目。種類多,數量大,都為肉食性。分布在農田、果園、森林等處,能捕食多種害蟲。農田蜘蛛是水稻害蟲的主要捕食性天敵。主要有草間小黑蛛、擬水狼蛛、擬環紋狼蛛等,占蜘蛛總量的70%~80%。稻田蜘蛛捕食稻飛虱、福葉蟬、稻螟、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稻螟蛉和蚜蟲等。一頭擬環紋狼蛛可捕食4~6頭;一頭草間小黑蛛一天可捕食2~3頭。據觀察,稻田蜘蛛與稻飛虱、稻葉蟬之比為1:4的情況,可以起到控制作用。對稻田蜘蛛的利用,主要采取保護自然資源,加以必要的人工助遷,并盡可能在田埂種植大豆作物,以便在春耕時作蜘蛛的暫避場所。農田施用化學農藥應選用高效、低毒、具有選擇性的農藥,并改進施藥方法,減少施藥面積和次數。如防治稻螟可用“呋喃丹顆粒劑”、“巴丹”、“殺蟲雙”,既可防治害蟲,又可保護蜘蛛及其他天敵少受殺傷。
3、利用食蟲脊椎動物防治水稻害蟲
養鴨防治水稻害蟲。在我國主產稻區開展養鴨防治水稻害蟲效果很好。鴨能捕食稻田的稻飛虱、稻葉蟬、螟蛾、粘蟲、稻苞蟲、葉甲等。養鴨防治水稻害蟲的經驗是:根據禾苗生長特點和害蟲發生規律,分批養鴨。禾苗剛插未活前不能放鴨下田,分蘗期宜放小鴨下田;圓稈孕穗期大小鴨可混放;抽穗灌漿期只能放中、小鴨,不能放大鴨。養鴨數量,按每667m2 2~3只小鴨即可。放鴨前稻田應放7~8cm水,以利鴨的浮動而震動害蟲落水。值得注意的是,稻白葉枯病流行區及保護利用蜘蛛和蛙類治蟲的田,則不宜放鴨。
保護蛙類防治水稻害蟲。兩棲動物中的蟾蜍、雨蛙和青蛙等統稱為蛙類。它們主要以昆蟲及其他小動物為食料。蛙類捕食的水稻害蟲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稻葉蟬、稻蝗等。蛙類食量也大,如一只黑斑蛙每天能吃70~90頭稻葉蟬和稻飛虱。澤蛙一天最多可吃稻葉蟬266頭。因此,要嚴禁捕捉青蛙,采取措施,保護蛙類。在春季采集蛙卵,建立蝌蚪繁殖基地,待其長至3cm即分養到大田中去,要保持田里有水和注意改進施肥方法,以保護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