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興修水利,修建防洪工程,迅速提高農(nóng)田的抗?jié)衬芰,這是防止?jié)澈Φ母敬胧。在汛期,做好一切防汛準備,及時加固和加高圍堤,根據(jù)水情有計劃地進行分洪。內(nèi)澇及時排除。
2、合理布局,避開洪澇
加強調(diào)查研究,摸清當?shù)睾闈嘲l(fā)生規(guī)律,合理安排耕作制度,以避開洪澇災害,爭取做到有災穩(wěn)產(chǎn),無災豐收。如我省沿江地區(qū)的雙季早稻易遭夏澇,早稻種植以早熟品種為宜,爭取在7月上、中旬洪水來臨前成熟收獲。沿淮地區(qū)汛期發(fā)生時多是中稻苗期和分蘗期,要注意將秧田安排在不易被淹的地方異地育秧,保證秧苗不受損失。
3、選用耐澇性強的品種
據(jù)調(diào)查,不同品種間耐澇性強弱也不同。要注意選用根系發(fā)達,莖稈強韌,株型緊湊的品種,這類品種耐澇性強,澇后恢復生長快,再生能力強。在相同的淹水條件下,粳稻損失最重,糯稻次之,秈稻較輕。
在選用耐澇品種的同時,還應根據(jù)當?shù)睾闈晨赡艹霈F(xiàn)的時期、程度,選用早、中、遲熟品種合理搭配,防止品種單一化而招致全面損失。
4、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抗性
水稻受澇后,在災前生長是否健壯,對災后恢復生機和減少產(chǎn)量損失的影響很大。故應在培育壯秧的基礎上,促使秧苗早發(fā)和健壯生長,使植株本身積累較多的養(yǎng)分,可顯著提高水稻的耐澇能力。
5、水稻受澇后的補救措施
澇后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必須先鑒定其是否受澇而死亡,未死的加強澇后補救管理以減輕損失。受澇后的補救措施主要有:
(1)盡早排水搶救。澇后應立即組織人力,集中一切排水設備,進行排水搶救。先排高田,爭取讓苗尖及早露出水面,就可減少受淹天數(shù),減輕損失。但在排水時應注意,在高溫烈日期間,不能一次性將水排干,必須保留適當水層,使稻苗逐漸恢復生機,否則如一次性排干,因稻田長期浸在水里,生活力弱,莖葉柔軟,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損失;但在陰雨天,可將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秧苗恢復生長。如稻苗受淹后,披葉很少,植株生長尚健壯,田面浮泥較多,也可排干擱田,以防翻根倒伏。
(2)打澇飄浮物,洗苗扶理。受澇秧苗在退水時,要隨退水澇去漂浮物,可減少稻苗壓傷和苗葉腐爛現(xiàn)象。同時在退水剛落苗尖時,要進行洗苗,可用竹竿來回振蕩,洗去沾污莖葉的泥沙,對稻苗恢復生機效果良好。一般在水質(zhì)混濁、泥沙多的地區(qū),容易積沙壓傷秧苗,若秧苗處于分蘗期和幼穗分化前期,可隨退水方向潑水洗苗扶理,結合清除爛葉、黃葉,有較好的效果。
(3)查苗補缺。苗期受澇后要進行逐田塊檢查,如發(fā)現(xiàn)缺株,要立即補齊。補苗的方法:一是利用原來的余秧補栽。二是分株,就是在未受澇或澇輕的田里,選取生長良好,正在分蘗的稻株,分出部分移栽到缺苗的田中。三是移苗補田,就是如果缺苗嚴重,可將幾塊田里的稻苗移到一塊田里,空出的田塊可重新育秧移栽或直播晚稻,或改種其它作物。
(4)輕露田,補施肥料。排水后稻苗恢復生機,即進行一次輕露田,以增強土壤透氣性和根系活力,輕露田后結合灌淺水補追一次速效肥料。一般處于分蘗期的每畝可追施尿素5.0公斤、氯化鉀5.0公斤,以促進幼穗分化,壯稈大穗。若處于孕穗期,則應在破口期3-5天,每畝補施尿素2.5公斤。抽穗后進行1-2次根外噴施磷鉀肥等葉面肥。后期堅持淺水濕潤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活熟到老,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從而彌補因澇災造成的有效穗不足和穗粒數(shù)減少的損失。
(5)加強病蟲防治。水稻受澇后,由于葉片損傷,增加了感病的機會,特別是白葉枯病,受澇后往往危害嚴重,紋枯病也能重度發(fā)生。為此,要及時用藥防治,盡早封鎖白葉枯病的發(fā)病中心,藥劑可選用葉青雙、消菌靈等;紋枯病防治可選用井岡霉素、紋枯清等藥劑。
(6)及時搶收。對已經(jīng)黃熟甚至乳熟末期的水稻,應在洪水來臨之前及時搶收。萬一收割不及,也要在水退后立即搶收,防止谷粒霉爛和發(fā)芽造成的損失。
(7)蓄留再生稻。對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甚至是抽穗開花期長期受淹的水稻,退水后穗部已毀,但根、莖仍活的稻苗,及時割去地上已壞死部分,蓄留洪水再生稻,利用澇災后頭季稻剩下相當多的時間和溫光雨資源,獲得較理想的產(chǎn)量。
(8)及時補種“早翻晚”。凡在7月20~25日前能退水的田塊,沿江、江南雙季稻區(qū),可選用早稻早熟或特早熟品種,實行翻秋種植。可采取免耕直播,加強肥水管理和化學除草,一般可獲得畝產(chǎn)250~300公斤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