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抗逆品種,采取苗床上覆蓋地膜、下挖通風道、調節溫度的墊料加熱式沙床覆蓋快速集中育苗技術。種薯床可用多菌靈噴霧消毒,隨即在種薯上蓋7~8厘米河沙,沙上噴足水,并用塑料布覆蓋苗床。要嚴格控制溫度,苗前以29℃~32℃為宜,出苗后要將溫度控制在25℃~28℃。
二、選地整地、施足基肥
甘薯對土壤適應能力較強,但以土壤pH值為6.5~7時最宜,深耕土壤,畝施腐熟基肥3000公斤、磷酸二銨2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可適當增施微肥或草木灰50~100公斤,氮、磷、鉀比例基本控制在1:1:2。
三、起壟坐床、蓋膜
壟距80厘米,壟高20~25厘米,每壟栽植1行,蓋膜前畝用50%辛硫磷顆粒劑3公斤,以達到預防地下害蟲的效果,也可在栽苗時撒入穴中。畝用50%乙草胺100克對水100公斤噴霧除草,隨后用0.006~0.008毫米薄膜覆蓋。
四、適時移栽
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要做到適時早栽,一般在晚霜過后,地溫穩定在15℃時即可定植。種植密度根據品種、地力確定,長蔓品種宜稀,短蔓品種宜密,每畝薯苗保持在2500~4500株,按株距30~35厘米在膜頂上打孔,深度為10~12厘米,隨扎孔及時將薯苗插入孔內,并用茶壺點水,蓋土封嚴。
五、田間管理
薯苗移栽后3~5天,進行查苗、補苗,對于田間過于弱小的薯苗,可將其及早拔掉,補栽壯苗,田間補苗越早越好,有利于實現苗齊,對生長期間膜有破損的地方,要及時蓋土封嚴。甘薯生長期間,原則上不中耕,枝蔓生長旺盛的田塊,不宜翻秧,只可向上提秧,若甘薯旺長嚴重可噴施多效唑2~3次,既可促進根莖膨大又不削弱葉片光合作用。8月下旬用濃度為3%的硫酸鉀溶液或草木灰對水灌根,若甘薯生長后期壟上出現水土流失,產生裂縫、薯塊外露,要及時將裂縫封平;若出現葉片發黃脫肥地塊,在進入薯塊膨大期后,每隔7天可用0.5%尿素、5%草木灰水、0.2%磷酸二氫鉀溶液等葉面噴肥,連噴2~3次,可有效防止甘薯早衰和提高產量。
六、病蟲草害防治
甘薯生長期間,需要加強對斜紋夜蛾、卷葉蟲、甘薯天蛾以及地下害蟲的綜合防治。可用辛硫磷或菊酯類農藥防治,在下雨后混合甘薯膨大素,對葉面和根部噴施,可有效防治害蟲,并加快薯塊膨大。雜草處理以拔除為主,壟溝內無蓋膜處可以結合中耕進行鋤草。對于疫病、葉斑病可用阿米西達、世高等防治。
七、適時收獲、儲藏
甘薯塊根是無性器官,在適宜的溫度下,塊根能持續膨大。甘薯收獲越早,產量越低,收獲過晚,又易受冷害,不耐貯藏。因此,當5~10厘米的土壤地表溫度降至15℃時,應立即收獲。收獲后要適時裝窖。甘薯安全儲藏溫度為10℃~15℃,最適溫度為12℃~13℃,窖內濕度保持在85%~9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