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害癥狀
1、爛種:稻谷播種后種胚變黑、發臭,甚至腐爛,多由貯藏期受潮、浸種不透、換水不勤、催芽溫度過高或長時間過低所致。
2、爛芽:種子萌動發芽至轉青期間芽、根死亡的現象,分生理性爛芽和傳染性爛芽,多因秧田水深缺氧或暴熱、高溫燙芽等引發。
3、死苗:第1葉展開后的幼苗死亡,多發生于2-3葉期,分青枯型和黃枯型兩種,主要由缺水而造成的,如遇低溫或冷后暴晴則加快死苗。青枯型死苗葉尖不吐水,心葉萎蔫呈筒狀,下葉隨后萎蔫卷筒,幼苗污綠色枯死,俗稱“卷心死”,病根色暗,根毛稀少。黃枯型死苗從下部葉開始,葉尖向葉基逐漸變黃,再由下向上部葉片擴展,最后莖基部軟化變褐,幼苗黃褐色枯死,俗稱“剝皮死”。
二、發生規律
低溫缺氧是引起爛秧流行的主要原因。其中:綿腐病和腐敗病的病菌常在土壤和污水中生活,主要借灌溉水和土壤傳播,以水秧田易發生。立枯病菌在土壤中或殘體內越冬,借氣流傳播,多發生在旱秧、半旱秧秧地。
水稻爛秧,其病因先是凍害或傷害,以后才演變成侵染性病害,第二病因是綿腐、腐霉等真菌。生產上低溫缺氧易引致發病,寒流、低溫陰雨、秧田水深、有機肥未腐熟等條件有利發病。
三、防治方法
1、預防措施
適期播種:水稻播種要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低于 12℃并持續3天以上則易發生爛秧。應掌握冷尾暖頭,搶晴播種。采用濕潤育秧,播后搞好地膜覆蓋,以保溫防寒,這樣播后只要4個晴天,幼根就能扎下,若遇寒潮就不易受害了。
選整好秧田:秧田宜安排在肥力中等,避風向陽,地勢稍高,日照充足,便于排灌的田塊,翻耕后精細整地,軟硬適中,通氣性能好,畦泥土不要太糊,特別注意整平畦面,以免低處積水爛秧。做墑時,在泥中拌70%敵克松可濕粉,每畝用1.2公斤,防治立枯病;種子播前,用50%代森銨乳油600倍液噴灑 ,預防前期死苗。
合理施肥:施肥原則是基肥足,追施二肥即斷乳肥和送嫁肥,結合整畦,畝施用腐熟人糞尿75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氯化鉀 6公斤;一葉一心施斷乳肥,畝施用復合肥13公斤;移栽前6天施送嫁肥畝施用尿素10公斤,以確保秧苗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達到培育壯秧目的,為大田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科學用水:芽期主要是扎根立苗,保持墑面濕潤不淹水,且不宜過早上水,以保證氧氣需要,防止芽鞘徒長。遇上寒潮來臨,蓋好地膜,二葉一心期揭開畦兩端地膜通風透氣,三葉期晴天揭膜煉苗,保持畦面濕潤,暴雨天氣做好排水,不能讓水淹沒秧苗。總之,濕秧應以淺水勤灌,干干濕濕為原則。
2、搶救措施
①一葉一心以前,每天早晚換入清水或排水落干,并用硫酸銅1000倍液噴施,或每畝用硫酸銅0.2公斤,用紗布包裹放在入水口處,使其隨水徐徐溶化而流入秧田;或用70%敵克可粉1000倍液噴霧,以制止死苗的擴展。
②一葉一心以后,針對綿腐病,用25%甲霜靈800倍液防治。針對立枯病,用65%敵克松700倍液防治。
③二葉一心前后,是防治爛秧死苗的關鍵時期。發現爛秧后,應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葉面噴施微肥——磷酸二氫鉀300-500倍液。
注意,施藥應掌握在陰天或晴天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