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用麥、稻雙高產匹配的中早熟良種。稻茬麥只有適時早播才能實現高產,而當地種植的部分水稻品種生育期較長,導致騰茬偏晚,遇陰雨天氣常常使小麥播期推遲,從而影響小麥產量。因此,夏種時要盡可能選用中早熟水稻品種,以選用生育期145天以下的高產優質水稻品種為宜,以利于早騰茬整地,為小麥早播創造條件。小麥宜選用早熟高產、耐濕的春性品種,如矮早781-64系、矮早781、豫麥59等。
2、加強農田水利配套體系建設。多年來稻茬麥區水利工程往往僅重視灌溉渠系配套完善,卻忽視了田間排水溝渠配套建設,導致三溝不配套,能灌不能排,春秋季節澇漬害時有發生。要改變這一狀況,秋種前必須切實抓好田間防漬排澇工程建設,全面抓好深墑條田,三溝配套。適宜的標準是:畦寬2.5-3米,三溝(墑溝、腰溝、田間溝)寬深分別為20厘米×26厘米、26厘米×33厘米、33厘米×40厘米,溝溝相通,達到旱能灌、澇能排。
3、科學運籌肥料。稻茬麥田肥力普遍不高,要奪取稻茬麥的高產,必須進一步增加肥料投入,科學用肥,做到有機與無機結合,氮、磷、鉀、微肥配合,基肥、追肥、根外噴肥結合。按畝產小麥350千克以上的產量標準,畝施有機肥要確保3500千克以上,施用純氮11-12千克,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鉀6-9千克,多元微肥0.5-1千克。在肥料運籌上采用磷鉀微肥多數作底肥,氮素肥料65%作為基肥底施,35%作為拔節和孕穗肥,旋耕機播小麥氮素化肥底肥、追肥比例各占50%。
4、推廣旋耕機播麥技術。推廣小麥旋耕條播技術,既可省工節本,又可適時早播,達到壯苗早發,同時也有利于小麥產量構成三要素協調發展。稻茬旋耕機播小麥不足之處在于:根系易早衰,雜草較多。因此,一定要注意除草,及時追施返青肥、拔節肥,后期結合防病治蟲抓好根外追肥,確保中后期穩健生長。
5、認真抓好病蟲草害防治工作。近年來稻茬麥田病蟲草害呈加重發生趨勢,必須切實做好防治工作。一要及時動員廣大農民進行冬前、早春中耕除草,達到控制雜草為害、松土、保墑、促根等功效;二要全面推廣化學除草,選用好事達、苯達松、巨星等除草劑,適時防除麥田雙子葉和闊葉雜草,選用驃馬防除惡性雜草看麥娘;三要全面推廣種子包衣,做到病害早預防。白粉病、紋枯病發生初期,要選用粉銹寧、紋霉星(或紋霉清)早防治,小麥始穗期要及時噴施1次多菌靈防治赤霉病,嚴格控制三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