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好施肥關,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增施有機肥。一般高產田應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中低產田畝施有機肥2500-3000公斤。作物秸稈還田具有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有機質含量,增加小麥產量等作用,各地應大力推廣。尤其是有機肥缺乏的地區,更要搞好秸稈還田工作。
(二)配方施肥。小麥全生育期化肥畝施用總量大致為:高產田純氮12-16公斤,磷(P2O5)6-8公斤,鉀(K2O)5-7.5公斤,硫酸鋅1公斤;中產田純氮12-14公斤,磷(P2O5)8公斤,鉀(K2O)5公斤;低產田純氮10-15公斤,磷(P2O5)8-10公斤。
中、低田應將有機肥全部、氮的50%,全部的磷肥、鉀肥、鋅肥均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麥起身拔節期再施50%氮肥。高產田應將有機肥全部、氮肥的30-50%,全部的磷肥、鋅肥和50%鉀肥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麥拔節期再施50-70%氮肥和50%鉀肥。
(三)施用種肥。中低產田在小麥播種時,每畝施用2.5公斤的尿素、一銨、二銨等速效化肥作種肥,有顯著的增產作用。施用時要注意肥、種分離,以防燒種。
二、把好整地關,為小麥播種打好基礎
(一)深耕、淺耕相結合。深耕淺耕應輪換進行,可深耕一年,淺耕2-3年。目前我省不少地區旋耕面積較大,而且應用多年,根據目前土壤狀況及小麥高產優質需求,有條件的地方應采用深耕或深松耕。土層深厚的高產田,深耕時耕深要達到25厘米以上,中產田23厘米以上,犁地層淺的耕深要逐年增加。采用旋耕機淺耕時,耕深一般應在15厘米左右。同時機耕要和機耙結合,切實做到邊耕翻邊耙耢,耙透、耙實、耙平、耙細,消滅明暗坷垃,切忌深耕淺耙。
(二)造墑保墑。整地時一定要保證土壤墑情適宜,若遇干旱,應灌水造墑。可在前茬作物收獲前7-10天澆水,既有利于秋作物正常成熟,又為秋播創造良好的墑情。收前來不及澆水的,在收后開溝造墑,然后再耕耙整地;也可以先耕耙整畦后灌水蟄實,待墑情適宜時耘鋤耙地;或者先整畦播種后,再澆“蒙頭水”,但應注意小麥淺播并及時劃鋤防板結。無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要在前茬收獲后及時進行耕翻,并隨耕隨耙,保住地下墑。
(三)按規格作畦。目前我省尚有部分地區,農民沒有作畦的習慣,澆水時大水漫灌,水資源浪費嚴重。因此,今年秋種時,各類麥田,尤其是有水澆條件的麥田,一定要在整地時打埂筑畦,實行小麥畦田化栽培,以便于精細整地,保證播種深淺一致,澆水均勻,節省用水。畦的大小應因地制宜,水澆條件好的可采用大畦,水澆條件差的可采用小畦。畦寬1.65-3米,畦埂35厘米左右。在確定小麥播種行距和畦寬時,要充分考慮農業機械的作業規格要求和下茬作物直播或套種的需求。
花生、棉花主產區,要大力推廣麥油、麥棉套種技術,努力擴大有麥面積,既可以為小麥與經濟作物“雙擴雙增”打好基礎,又具有減輕作物病蟲害為害程度的作用。
小麥收獲后,玉米實行直播栽培,既可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齊度,又可以減輕“粗縮病”等病蟲危害,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因此,實行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地區,只要積溫條件允許,要將玉米麥田套種改為麥收后直播,秋種時可不再預留玉米套種行。
三、把好播種關,確保小麥苗齊苗勻苗壯
(一)適期播種。小麥適期播種,對培育冬前壯苗,防止旺長、凍害與倒伏,實現小麥高產穩產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各地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正常年份,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8-16℃時為我省冬性小麥品種的最佳播期,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6-14℃時為我省半冬性小麥品種的最佳播期。近年來,由于小麥品種和氣候等因素的變化,各地要密切關注小麥適宜播期的變化,根據現有品種,選擇當地主栽品種的適宜播期。全省小麥的適宜播期參考值為:魯東地區應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魯中地區應為10月3日至13日;魯南、魯西南地區應為10月5日至15日;魯北、魯西北地區應為10月2日至12日。在適宜播期內,旱薄地、粘土澇洼地及冬性品種可適當早播,地力高、砂土地和半冬性品種,可適當晚播。無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若搶墑早播,應適當降低播種量。
(二)適量播種。在適期播種情況下,精播高產麥田,成穗率高的品種每畝基本苗應為8-12萬,成穗率低的品種可適當增加播量到13-15萬;半精播中產田每畝基本苗應為12-15萬;旱作麥田每畝基本苗應為12-16萬;晚茬麥田每畝應為20-30萬。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的品種,應適當減少播量;分蘗力弱、成穗率低的品種,應適當增加播量。早播麥田,應適當減少播量;晚播麥田,應適當增加播量。
(三)足墑播種。小麥出苗的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水澆條件好的地區要大力推廣整畦后灌水蜇實技術。在適宜播期內,應掌握“寧可適當晚播,也要造足底墑”的原則,做到足墑下種,確保一播全苗。
(四)精細播種。一要擴大機播面積。盡量采用精播機播種,控制播種量,節省用種量,保證播種深淺一致,下種均勻,減少缺苗斷壟現象。二要注意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以3-4厘米為宜,防止播種過深或過淺對小麥苗期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三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方式。各地應根據耕作制度、土壤條件、地力水平、品種特性、播種機具等確定適宜的種植方式。等行距或大小行均可,平均行距一般18-25厘米,高產田行距宜適當擴大,低產田行距應適當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