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氣候與苗情特點 入冬以來北方麥區氣溫偏高,麥田土溫保持在3℃以上;雨水較往年偏多,普遍有兩次小到中的降雨,各地麥田墑情良好;但是光照條件相對不足。在這種有利于生長的氣候特點下,麥苗的總趨勢出現快速生長與不夠壯實。尤其一些播種期較早、土壤肥力較高的麥田,呈現出“假旺苗”,其葉片超長,群體并不大;還有一些麥田地勢低洼,遇雨土壤水分排不出,播期很晚的,播種量大,目前正處于弱苗。以上兩類麥苗是年前麥田管理的重點。
苗情差異與對應措施 年前冬小麥以長葉長根長蘗為主,冬前管理要在保證群體合適的前提下,促根壯蘗,安全越冬。冬前壯苗的要求是:葉色蔥綠,葉片長寬適中,植株與分蘗壯實,根系發達;創高產麥田的總莖數,控制在70~90萬/畝之間為宜。為此,對于那些假旺苗麥田,要及時采用耙地、撤墑的辦法,通過重度耙壓適當傷一些麥苗根系,可以達到控制旺苗徒長和過度分蘗的目的。
由于耙地后加快了土壤表層水分的蒸發,造成上層土適度干燥可促進根系下扎,有利麥苗健壯和提高其抗寒抗旱的能力。對于晚播弱苗,通過雨雪后的耙壓措施,可以起到保墑防寒的作用,特別是黏土地,在雨雪融化后地面有裂縫會形成嚴重的跑墑,浪費大量的土壤“綠水”,到來年春旱時造成麥苗缺水。
而適時耙壓措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貯水,力求在非充分灌溉條件下實現高產與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雙高農業。
麥田管理的核心是蓄墑保墑,為來年高產高效打下基礎 麥田管理的根本在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使有限的水分生產更多的糧食。2米土體是小麥的根系帶,對于輕壤和中壤土質來說,2米土層能蓄水650毫米以上,其中有效水達465毫米,這樣一筆可貴的綠水,是創冬小麥高產穩產和高效的第一水分資源。如果麥田管理措施跟不上,造成整個冬季和來年春天麥田漏風跑墑,那么不僅麥田中弱苗和旺苗難以轉化成壯苗,其后果還可能降低產量,如要保產還必須增加灌溉次數。為了減少蒸發耗水和蓄水保墑,當前麥田必須采用耙、耱、鎮壓;技術應用的原則是濕耙、干壓;耙可以劃破濕土表皮,疏松表土,切斷與下層土壤的毛管聯系,減少蒸發,以求保墑。耙地后只有最表層的松土含水量稍低,而整個土體含水量都有所增加。
地表干時鎮壓措施,可以壓碎坷垃,壓緊表土,減少大空隙,既防止失墑又可以接通下層毛管起到提墑作用。鎮壓的程度要看土壤質地和墑情,對于砂性土,墑情差宜多壓、重壓,才利于提墑保墑;而對于黏性土,墑足時不宜鎮壓以免造成土壤壓緊板結。冬麥地冬前和早春鎮壓可以壓碎坷垃,壓緊裂縫,防止跑墑,減少凍害。
總之,通過耕耙壓耱等措施,創造一個松緊適度、暄潤細碎、上虛下實,土肥混勻的耕層土壤環境,可以妥善地解決透水通氣和蓄水保墑的矛盾,這也正是我國農業部所提倡的基本農田建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