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都市水稻秸稈還田面積不斷增加,對培肥改土、減少環境污染起了積極作用。但由于秸稈還田配套措施不到位,給麥田整地、播種、出苗及麥苗生長帶來負面影響,并容易引發凍害和漬害。為切實做好水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工作,必須狠抓技術關鍵,綜合運用各項配套措施,促進小麥全苗、壯苗。
1.秸稈切碎,機械旋耕全量還田 秸稈機械全量還田包括機收作業和還田作業兩個方面。其中,還田作業時采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備秸稈還田機具,實現秸稈還田耕整機械化作業,碎土、埋草、覆蓋一次性完成。在還田機械的選擇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多種機械組合,動力機械可采用50~75馬力拖拉機,還田機械推薦使用反轉滅茬旋耕機,該機器的主要特點是耕深穩定、碎土質量好、覆蓋率高、運行穩定可靠、作業后田面平整。秸稈機械全量還田技術的關鍵是收割時開動秸稈切碎裝置,留茬高度宜小于15厘米,秸稈切碎長度宜短于10厘米;人工均勻拋撒秸稈;采用高性能反旋滅茬機將秸稈均勻埋入15~20厘米深的土層;二次淺旋作業,提高整地質量,滿足播種要求,減少深籽、叢籽和露籽。
2.適墑播種,播后鎮壓 秸稈機械還田經二次淺旋作業后田面較平整,可直接進行機條播或人工撒播及機械蓋籽、開溝作業。在江都市,小麥11月初播種的采用半精量播種,每畝基本苗控制在18萬以內,用種量10公斤左右;11月10日前后播種的每畝用種量12~14公斤。播種深度以3~5厘米為宜。播種時墑情好的田塊播后應鎮壓,緊實土壤,提高出苗率;播種時土壤墑情差的田塊播后應鎮壓和洇水,促進早出苗和齊苗。遇連續陰雨天氣播種“寧遲忽爛”,避免爛耕爛種。
3.配套溝系,提高麥苗抗逆能力 播后配套好田間溝系,達到溝溝相通、內外相接,確保能灌能排,促進麥苗健壯生長,增強抵御連陰雨、倒春寒等不良氣候的能力。在小麥3~4葉期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0~40克加水50公斤噴霧,增蘗促根壯苗防旺長,提高植株抗寒抗凍能力。在小麥拔節初期,對旺長田塊每畝用矮壯豐40克加水50公斤噴霧,控制基部節間伸長,預防后期倒伏。
4.增氮前移,合理運籌肥料 適當增加基肥中氮肥用量,以滿足秸稈腐解和麥苗生長對氮素的需求,促進小麥葉蘗同伸,實現壯苗越冬。秸稈還田麥田后期供肥能力增強,可以適當減少拔節孕穗肥的用量。一般每畝純氮總用量17~19公斤,基苗肥、平衡接力肥、拔節孕穗肥的施用比例以5.5∶1∶3.5或6∶1∶3為宜。
5.一種就管,壯苗早發 對缺行斷壟處和堆籽苗及時催芽補種或移密補稀。對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塊,在麥苗1葉1心期及時施苗肥。
6.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重點抓好冬前和春季雜草防除及中后期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蟲的防治工作。近年來小麥紋枯病發生逐年加重,造成1%~3%甚至5%以上的枯白穗率,生產上應立足早防、早治、普治,掌握在2月底至3月上旬采取大劑量、大水量、粗噴霧的方法防治。早播田、高產示范方、長勢旺和地勢低洼的田塊為防治的重點對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