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秋整地是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水稻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秋整地的具體作用
稻田土壤耕作的目的是通過耕作改變土壤的理化性狀,使之適于水稻生育;同時施放土壤中產生的還原性有毒物質;經過耕作,促使稻田含有的鹽堿和酸性物質脫鹽堿或轉變土壤的生物化學性質,從而保證水稻穩產優質高產的土壤環境。
通過水田秋整地能夠凍曬耕垡,風干耕土,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加速土壤養分的分解,切斷土壤毛細管控制返鹽、翻壓雜草和防治病蟲害,而且還能夠爭搶農時,為下一年早育苗、早灌田、早插秧創造有利條件。
二、秋整地的作業時間
為了延長曬垡時間,秋整地時間應盡量提早。當土壤耕層的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耕垡不起泥條時即可開始作業。
為了提早進行秋整地,在水稻收割前要徹底疏通各級排水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增強土壤滲透性,加速減少土壤含水量,并要及時騰地、晾地,為及時秋整地創造條件,做到早干早耕,提高耕地質量,加快耕地速度,力爭在大地封凍前全部耕完。
三、秋整地的技術要求
(一)建立輪耕制。稻田耕作采取翻地、旋耕和深松相結合的耕作體制。地勢低洼、排水條件差的沼澤土、草甸土,可采取深翻兩年,旋耙耕兩年;地勢高燥、排水條件好的,采取深翻1年,旋耙耕兩年的輪耕制度。
(二)秋整地深度。墾區多年種水田一般整地深度標準為深翻20~22厘米,旋耙耕14~16厘米,深松20~25厘米。稻田秋整地深度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制定。
1、對排水良好、肥力較高的老稻田,一般耕深18~22厘米為宜,此深度可保證秸稈殘茬有效掩埋,加大耕作層,為水稻高產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一般高產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8厘米的土層內,約占總根量的90%以上,耕深18~22厘米完全能夠滿足高產水稻根系發育要求。
2、對沙堿地、旱改水地和排水不良的低濕田,要適當淺耕,一般12~15厘米為宜。因為沙堿地和旱改水地土壤細碎松散,如耕得過深,不容易風干熟化,也容易造成漏水漏肥。低濕田由于土壤長期處于還原狀態,土壤養分不易分解釋放,而且容易窩鹽窩堿,適當淺耕能夠把表土風干曬透,以利于通氣供氧、釋放地力和洗凈鹽堿。
3、對重鹽堿地和新開荒地,必須淺耕,一般耕深10~12厘米為宜。因淺耕能使表層土壤風干曬透,有利于脫凈鹽堿,創造出10厘米左右的土壤淡化層,保證插秧后正常緩秧,然后通過加強灌溉管理,不斷淡化土層,能保證中后期水稻生長發育,如果耕得過深,耕層鹽堿淋洗不凈,插秧后很難保苗成活。
(三)秋整地標準。
1、根據不同土質嚴格控制耕翻深度,不得過深或過淺。以建三江地區為例,一般黑土層較厚,下面是白漿土,要求作業深度在22厘米,保證水稻吸收充足的養分,才能獲得高產。
2、同一塊田內耕深要深淺一致,不出墑溝,不起高壟,耕后田面平整。
3、耕垡要扣垡嚴密,緊密銜接,翻垡、扣垡良好。
4、要到頭到邊、不重不漏、不留生格、不甩邊甩角。
5、鹽堿地耕后不耙,防止悶鹽悶堿;不是鹽堿地耕后也可旋耕一遍,為第二年節水灌溉和及早水整地創造條件。
6、秋翻地要與條田規劃結合,池埂取直,灌排方向與條田方向平行,為下年更好地機械插秧與機械割曬奠定基礎。
四、秋整地的耕作方法
稻田適耕土壤含水率為18%~28%,土質較黏重的稻田土壤含水率則宜低些。
(一)閉壟法(內翻法):單區內翻的行走路線,機組從耕區中線左邊進入開墑(即耕第一犁),按順時針方向圍繞中心線向內翻壟,機組只作右轉彎,最后在地邊收墑(即耕最后一犁)。
(二)開壟法(外翻法):采用單區外翻的行走路線,其行走路線正好跟內翻法相反,機組從耕區右邊進入開墑,按逆時針方向從外向內翻垡,機組只作左轉彎,最后在耕區中間收墑。
(三)小區套耕法:在耕區內劃分 4 個寬度相等的小區,小區寬度不應小于機組轉彎半徑的二倍。機組由第一區的右側進入,用閉壟法開墑,先耕一、三兩區,再以閉壟法套耕二、四兩區。耕后中間留有一壟,外邊界留有兩條淺溝。
如在耕區寬度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采取小區套耕法(內、外翻結合起來耕),或相鄰地塊結合起來實行雙區套耕法,這樣既可減少溝壟,又可避免小轉彎,減少空行時間和空行距離。
五、秋整地的機具準備
1、運用70馬力以上的水田輪式拖拉機作業,保證動力充足,保障作業深度及質量達標。機型可選704、804、904等拖拉機。要換用高花胎,并封閉機車位置較低的加油口等。
2、配套5~7鏵水田犁,單幅寬要大于或等于25厘米,保證扣垡嚴密。
3、水田犁技術狀態必須完好,犁架無變形,犁鏟磨損的要及時更換。
4、拖拉機懸掛裝置調整。兩個提升桿長度不相等,右提升桿(已耕地邊)應比左提升桿(未耕地邊)短一些,應保證正常作業時呈水平狀態,當縱向不平時,可調節上拉桿,使其保持水平。
5、調整限位鏈。應使整地機具在工作位置時,左右限位鏈處于同等的松動狀態。
6、犁的水平調整。調節拖拉機懸掛裝置上拉桿的長度,使懸掛犁下降至地面時有2~3度的入土角,處于規定耕深時犁架前后處于水平狀態。調好后再進行下地試耕,在試耕中要根據平、正、直的要求進行補償調整。若犁架前后不平,前鏵深后鏵淺且犁踵離開溝底,應伸長上拉桿,反之應縮短上拉桿。若犁架左右不平,前鏵深后鏵淺且溝底不平,應縮短右提升臂的長度,反之應伸長右提升臂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