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介紹:棉根最先破皮而出,稱“發芽”或“萌發”,農民俗稱“露白”或“扎根”。之后,棉苗破土至兩片子葉展開,是謂“出苗”。從種子萌發到出苗需10天左右的時間,這期間棉根平均每天伸長1厘米。當我們看到地上部的棉苗時,其根長已在10厘米以上了,是苗高的2~3倍。棉苗出土后,已能制造光合產物,棉根生長速度更快,在到現蕾的30多天時間內,平均日伸長2厘米,生長速度大大快于植株的日伸長速度。這期間主根上又生出一級側根,之后又在一級側根上生出二級側根。到現蕾期,發育好的根系,入土深度可達1米,側根橫向生長可達0.5米。
由此可看出兩條規律:一是苗期根深遠大于苗高;二是苗期根系生長速度遠快于植株。
以上是棉花根系生長的一般規律,但根系能否健壯生長取決于土壤環境。除了要有較好的營養條件,還要具備一定的熱量、水分和通氣條件。中耕是促進棉花根系發育的主要措施,但近年農民管棉越來越圖省事,很少見到齊苗前中耕的了。其實首次中耕在播種完成后就可開始,不必等到苗出齊之后。中耕越早,保墑的效果越好,提高地溫的可能性也越大,而且這時農活不忙,時間上也更從容。雨后要及時中耕松土,破除板結,一旦地表變干變硬,再想中耕也難進行了。中耕要逐次加深,中耕方法首推機器,省人工,效率高,質量好。
苗期中耕還可預防和控制棉苗立枯病的發生和發展。棉苗患立枯病后,常造成點片死苗,嚴重時成片死苗。主要是立枯病菌浸染所致,土壤溫度低、濕度大、不通氣三條皆備時,極易造成該病的蔓延和暴發。所以發現立枯病苗后,揭膜和噴殺菌劑都不奏效,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立即進行行間中耕,使土壤增溫、通氣、降濕,同時保蓄土壤下層的水分,促根系下扎、側根早發、根頸部盡快木質化,立枯病病情自然就減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