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前麥苗旺長,生育期提前,養分積累減少,抗寒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可根據旺長原因分類管理,控旺促壯。
一、播種過早形成的旺苗
幼苗葉片細長,分蘗不足,主莖和部分大蘗冬前就進入二棱期。這類麥苗往往前旺后弱,冬季遇持續5小時零下10℃的低溫會被凍傷,應適時鎮壓,以抑制麥苗主莖和大蘗生長,控制徒長。鎮壓宜選在晴天的早晨進行,有霜凍或露水未干時不能鎮壓,以免傷苗。鎮壓后要及時劃鋤、澆冬水,同時每畝施碳銨15千克。必要時噴施一次0.2~0.3%矮壯素溶液,以抑制旺長,防御凍害。
二、播量過大形成的旺苗
幼苗生長擁擠,個體發育差,分蘗少,應及時疏苗,補肥補水。疏苗可以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育。疏苗結合澆水補充適量速效氮肥和磷肥。
三、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
麥苗分蘗多,葉片寬大,田間郁閉嚴重。應深鋤斷根,在麥田行間深鋤5~7厘米,切斷部分次生根,控制養分吸收,抑制分蘗發生,培育壯苗。
四、品種選用不當形成的旺苗
春性及弱春性小麥品種播種過早會導致冬前旺長,易遭受凍害,應壅土,蓋糞。在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培土壅根,蓋施有機肥,以保護麥苗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