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發生的原因
育苗播種前進行的床土消毒不徹底,棚室內溫度高、濕度大,存活的病菌得到迅速繁殖,侵染稻苗幼根引起發病,這就是真菌性立枯病。因為溫度高,濕度大,透光又差,稻苗莖葉長的快,根系長的差,吸水能力弱,遇到通風不當,失水過多,稻苗體內水分失衡,產生萎蔫,這就是生理性青枯病。稻苗3葉期以前,抗病力弱,非常容易感染這兩種病。特別是青枯病,育苗前期施用的消毒藥劑對它均無防治作用,一旦發病,呈連續的片狀,基本失掉利用價值。
苗床立枯病的識別
在稻苗1.5~3葉期間,稻苗心葉枯黃,葉片不展開,基部變褐,葉鞘上有褐斑,根變為黃褐色。種子與幼苗莖基交界處生有霉層,莖基軟腐,易折斷。在苗床上呈簇形的點狀發生,此即是真菌性立枯病的初期癥狀,防治晚了,很快會蔓延整個苗床。在稻苗3葉期前后,觀察稻苗葉尖不吐水,沒有水珠,在天氣驟晴時,稻苗迅速表現青枯,心葉及上部葉處“打綹”,苗色變青綠、萎蔫,此即是生理性青枯病的初期和中期癥狀。在苗床上呈連片狀發病,但不傳染蔓延。對凡有上述初期發病癥狀的,均應立即采取第二次預防措施,控制發病。有條件的地方,不管苗床會不會發病,均在稻苗1.5~2.5葉期進行噴藥預防,效果更好,更保險。
預防的新技術
選擇能兼治這兩種立枯病的生物農藥3?5%根復特水劑的1000倍液噴淋,在稻苗1.5~3葉期,每平方米苗床,噴淋藥液2~3公斤,使藥液能澆到苗上又下濕潤床土,既提高稻苗免疫性又能殺死床土中的立枯病菌,此法可結合苗床補水進行。該藥為甲殼素類生物農藥,實際為無毒級,適于無公害水稻、A級綠色食品水稻、AA級有機水稻使用。一般情況下,只用細孔噴壺噴淋1次,如在10天后再噴1次效果更好。每平方米苗床噴1次藥費約為一角多錢,既經濟,預防效果又好,是一項預防立枯病的新技術。據科學研究,甲殼素類生物農藥,屬著名的誘抗劑,還有殺菌作用和促進快速生根作用,所以預防立枯病、青枯病效果好。試驗證明,并兼有插秧后減輕稻胡麻斑病、細菌性褐斑病、稻瘟病和赤枯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