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部沿海、大江大河沿岸和西北內陸地區有較大面積鹽堿地,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4。鹽堿地植棉是充分利用鹽堿地的有效途徑,一般耕層含鹽量在0.3%以下均可植棉。鹽堿地植棉的關鍵技術是一播全苗和防止貪青晚熟。
一、力爭一播全苗
1.以水壓鹽,以肥治堿對有澆水條件的棉田,播前半個月打畦澆水,可以起到淋洗土壤鹽分的作用。根據鹽堿地的鹽分含量高低灌水,鹽分在0.1%~0.3%的應灌水40~50立方米/667平方米,鹽分偏高時灌水量適當加大。灌水壓鹽后,土壤耕層鹽分下滲到深層,減輕了土壤耕層鹽分。澆水后適墑時耙耢,搶墑播種。
土壤貧瘠易誘發鹽堿,必須先治貧瘠。有機肥分解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起到中和土壤堿分的作用,又能減輕土壤中鈉離子的危害。同時,有機質分解成腐殖質又可與土壤中膠體結合,形成穩固的團粒結構,改善了土壤透氣性,提高了土壤肥力。因此鹽堿地植棉要重施、多施有機肥,堅持連年施有機肥。一般播前整地時667平方米溝施有機肥、廄肥3000kg,碳酸氫銨50kg,磷肥50kg,為棉花豐產打下基礎。
2.開溝躲鹽根據鹽隨水走的規律,開溝起壟后,土壤鹽分在水分蒸發過程中,溝底鹽分隨水分向壟背移動,使溝底鹽分減輕,種子播在溝底有利全苗。開溝方式有60cm小溝或100~cm大溝,依照土壤含鹽的程度確定開溝寬度。重鹽堿地宜寬,輕鹽堿地宜窄。用帶鏡犁開溝培埂,再用鐵鍬將兩埂中間的土起到埂上,視溝的寬度溝中可播1~2行棉花。
3.選擇良種;適時播種中棉所16、中棉所23、中棉所35等是目前較適合鹽堿地種植的品種。為盡量減少棉種在土壤中停留的時間,減輕鹽堿對幼芽、出土幼苗生長的危害,應適時晚播,播期在4月底5月初為宜。播前用藥劑拌種,以防病蟲為害。
4.地膜覆蓋經播前灌水壓鹽后,播種、蓋膜同時進行,這樣可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減少鹽分向棉苗根系移動,有利于一播全苗。要求把棉種播在溝底或平作。地膜外的露地要在揭膜前深中耕,經常保持10cm左右的松土層,利于增加土壤蓄水,減少鹽分向耕作層移動。
5.早間苗,晚定苗,增加密度鹽堿地應以促苗早發為主,出苗后早間苗,晚定苗,以3~4片真葉定苗為好。鹽堿地植棉的增產主要依靠群體增加總桃數,因此,鹽堿地植棉要保證密度和收獲時的株數,一般每667平方米6000株以上。
二、促早發防晚熟技術
1.早打頂在667平方米株數6000株,一般單株果枝數達到8~10個時即可打頂,這樣株高控制在50~60cm。
2.適時化控高密植的棉花化控是必須的配套技術。一般在生長期化控3次,必要時增加一次,掌握前輕后重的原則。噴縮節胺每667平方米每次2~3克,兌水50kg左右。蕾期、花期各一次,打頂后4~5天一次。吐絮期視情況決定,晚熟棉田可每667平方米噴縮節胺3~4克(兌水50kg)。9月底~10月初用乙烯利噴施一次催熟,可提高霜前花率,改善纖維品質。
3.加強田間管理棉花出苗后,在其周圍施有機肥料。一般在降雨后及時中耕,既保墑又可防止鹽堿上升。在中耕作業時分次將埂上的脫鹽風化后的土壤還原溝底,增加株旁培土逐漸使原來的溝變成埂、埂變成溝,有利排水。
4.適當提前追肥追肥量不宜過大,時間適當提前。蕾期追尿素5kg/667平方米,盛花期追尿素15kg/667平方米。同時可以適當增施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