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良種
種植冬大豆要選擇直立生長,抗病抗倒伏,耐蔭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生育期短的高產品種,如中品661等。
2.適時播種
播種早晚與產量密切相關。冬大豆的生育期在110天左右,我省應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播種,播種過早,開花期易受低溫冷害影響;播種過晚,收獲期間雨量多,難于收獲,且影響后作水稻、玉米、烤煙等作物得栽種。播種前精選種子,并把好播種質量關,保證苗全、苗齊、苗壯。
3.合理施肥,適時追肥
基肥是保證大豆苗期及開花前對營養的需求,還能使種子早出苗,出壯苗。基肥的種類應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合理配施,可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0~15千克,追肥可在初花期施尿素3~5千克/畝;結莢期每畝可用2%的過磷酸鈣與0.05%的鉬酸銨溶液均混后噴于葉面,或用0.1%硼砂液作葉面噴灑,以提高籽粒的飽滿。
4.加強田間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是確保高產的重要措施。
(1)苗期出苗后及時調查苗情,發現缺苗斷壟及時浸種帶水補種或移苗移栽,確保全苗。苗期應在全苗的基礎上促早發、育壯苗、促分枝。對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田塊,可于豆苗4~6片真葉時,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長點,或者在5~8真葉時采用多效唑、縮節安等控制冬大豆的徒長,提高有效莢數和籽粒的飽滿度。到花莢期封壟前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松土、保墑、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根瘤菌生長,促進大豆根系發育,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長。苗期大豆害蟲主要是地下害蟲和蚜蟲。在沒有藥劑拌種的地塊發生地下害蟲為害時,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500毫升兌水50千克盆施幼苗根部。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
(2)花莢期包括開花和結莢兩個時期。這一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植株生長發育最快,莖葉生長和花莢形成都需要大量養分和水分。養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會造成大量落花落莢而減產。這一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多開花、多結莢、增粒數。
水分過多,植株徒長,植株冠層和土壤通風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莢,甚至倒伏。長時間缺水會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莢。水分供應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當田間含水量較大,植株有徒長趨勢時,為防止植株徒長,提高成莢率,可噴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鉀進行化學調控。
一般肥力田塊在初花每畝追肥尿素5~7.5千克,對增光保莢提高產量效果明顯。在土壤肥力較高,植株繁茂的情況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結合中耕培土進行。
(3)鼓粒期這一時期從豆粒開始鼓起至達到最大體積和重量止,植株外觀已定型,以生殖生長為主,植株體內有機營養物質大量向籽粒轉移。該階段的主攻目標是保莢、增粒、促飽滿。鼓粒初期,如發現營養不良所致的早衰現象,要及時葉面噴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氫鉀、鉬酸銨水溶液對葉面噴霧,加入0.3%的洗衣粉作展著劑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干旱,灌“鼓粒水”可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鼓粒后期須減少土壤水分,促進黃莢早熟。鼓粒期主要病蟲害為紫斑病、灰斑病、食心蟲等。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于發病初期開始噴霧防治,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用藥兩次。大豆食心幼蟲孵化盛期用2%殺螟松粉劑每畝2千克噴粉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霧,施藥重點是中上部豆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