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棉農不注重棉田冬季管理,習慣于春季播前春耕、春灌。實際上,“冬季整好地,來年好種棉;冬閑澆好地,種棉不費力;冬耕加冬灌,蟲少棉高產”已成為棉花生產的一項重要經驗。為此,在冬季,棉農應搞好以下幾項工作:
冬耕 棉田冬季深耕,不僅可以將部分生土翻出,使地表雜草及作物殘體埋于地下,疏松后的土壤還能提高蓄存雨雪的能力,經冬、春充分風化后,使土壤熟化成一層深厚而疏松的活土層,為棉花根系發育及微生物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同時,冬季是棉鈴蟲生存最薄弱的時期,冬耕可以惡化害蟲賴以越冬的場所。據觀察,在10厘米以下土層內,成蟲不能羽化出土。冬耕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這樣,冬耕就可以將大部分蟲蛹翻入深土層,使之第二年不能羽化。冬耕還能將部分蟲蛹翻出地表而凍死或被天敵啄食。
冬耙 冬耕前先粗耙一遍地,耕翻后再耙除較大的坷垃,這樣既可以蓄水保墑,又能耙死部分越冬蟲蛹。棉鈴蟲蛹在土中越冬,在地下的深度不超過10厘米,以6厘米以上的表土層最多。據調查,棉田冬耙,能殺死80%左右的棉鈴蟲蛹。
施肥 冬季施肥可與冬耕同時進行,一般畝施優質農家肥3~4立方米,施純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以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和熟化。
冬灌 冬耕后接著冬灌,不僅可以解決來年春季糧棉爭水的矛盾,而且還能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同時,可使施入的肥料養分隨水下滲到土壤深處,與棉花根系分布層次相適應,達到優化養分分布,有利于棉株吸收的目的。冬灌應以勻、足、透為原則,水量不易過大,時間以日消夜凍為宜。早春解凍后要及時松土耙地,以提高地溫和保持土壤墑情,確保整地質量。
研究表明,土壤相對含水量在40%時,棉鈴蟲蛹化率為40%;土壤含水量在70%時,棉鈴蟲蛹死亡率為46.7%,成蟲羽化率為33.3%;當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時,蛹的死亡率為100%。另有資料表明,冬耕冬灌的地塊,棉鈴蟲蛹越冬死亡率為80%左右,只耕不灌的地塊越冬死亡率為60~70%,不耕不灌的地塊只有30~40%。所以,抓好越冬期的防治,降低越冬基數,對控制第二年棉鈴蟲的發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