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蠶繭絲綢行情發展趨勢喜人,蠶繭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廣大蠶農新拓桑園的積極性與日俱增,桑苗供應貨源偏緊,苗木價格持續走高,拓桑成本逐漸加大。現介紹一種速成、低成本建立桑園新技術,其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一、砧木接穗選擇。砧木與接穗是嫁接工作的基礎,其新鮮程度直接關系到成活率的高低。根據實踐經驗,砧木出圃假植的時間一般以嫁接前1個月左右為宜。規格上要選苗根發達、苗干充實、儲藏養分多、無病蟲害、大小適合嫁接的實生桑苗。接穗條的采集時間應在樹液流動前進行,原則上要選枝條充實、冬芽飽滿、無病蟲害的穗條,一旦接穗條采回來后,就必須妥善儲藏,最好是放在陰涼的室內儲藏。堆放時,四周應留出人行道,接穗條上面覆蓋濕稻草,以保證接穗條的相對新鮮,力求達到不干、不發芽、不霉爛的要求。如空氣干燥,可向周圍墻壁間接補濕,同時注意關閉門窗,以防接穗條失水過多。總之,要通過合理儲藏,使接穗條適當失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二、苗床環境調節。苗床以選擇向陽、地勢高、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為宜,苗床拉繩南北向定床,東西向開溝,依次排放嫁接體,排放時應讓嫁接體根系舒展,頂部平齊,排滿一行后用濕潤細土壅好嫁接體,盡可能將根部、接口及穗頭部位都壅上土,最好再用床內濕潤細土從上部填充嫁接體間隙,填滿后上面蓋3-5厘米細土,然后覆蓋薄膜增溫,薄膜上面撒一層稻草調溫,最適宜嫁接體愈合發芽的床內溫度是25-28℃,15℃以下和38℃以上都不易形成愈傷組織。因此,嫁接體入床后一定要保持適溫適濕的良好環境,原則上嫁接體入床吃足水分后,一般不需要過多補濕,當發現嫁接體剛開始脫苞,就要將覆蓋在嫁接體上面的薄膜、稻草等揭除,并注意煉苗。
三、移缽灌漿操作。嫁接體移栽時,要先用專用的制缽器打孔,灌入泥漿,將嫁接體接口以下的根部全部插入泥漿中,再行覆土。實踐證明:河泥漿比田頭現配的泥漿效果好,稀稠適中的泥漿比過稀過稠的泥漿效果好,灌漿后隨即插入嫁接體的比間隔一段時間再插入的效果好,捏緊穗頭插入的比操作粗放的效果好。移栽密度以667平方米(1畝)栽1000株為宜,過稀桑葉產量不高,過密桑樹光合作用差且下部的葉片易發黃脫落,桑葉質量差。一般以行距1.33米、株距0.5米較好。打孔灌漿插入法能大量補充土壤水分,促進土壤與嫁接體根系密切結合,迅速接通毛細管,可以免去壅根時對嫁接體的擠壓,大大減少機械損傷,提高成活率。如3月份下田移栽的嫁接體要覆蓋地膜,4月份下田移栽的嫁接體可覆蓋稻草,以保持土壤水分,促進嫁接體桑芽發育。
四、缺株帶土移補。嫁接體一步成園,受天氣、前茬作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常會出現缺株,影響成園標準。為達到速成豐產的目標,應將新拓桑園出現的缺株及時補植到位,做到當年成園、當年投產、當年收益。缺株帶土移補一般是在6月份也就是梅雨季節進行,因為這時的陰雨天偏多,桑苗移栽后容易成活。一旦遇到高溫干旱季節,桑苗的成活率將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伏旱之前應是園內缺株帶土補植的最佳時期。一般當桑苗高度長到15厘米左右時,就要在同一塊田的預備苗行內進行桑苗帶土移栽補缺,然后澆水實根,壅實細土。實踐證明,帶土移栽的比不帶土移栽的效果好,帶土大的比帶土小的效果好,黏土地區比沙土地區的效果好,土與根結合緊的比松的效果好,栽后澆水的比不澆水的效果好。
五、高產樹型養成。當嫁接體苗長到15厘米左右時,必須及時進行摘心定干,方法是把最上面的1片成熟葉剪去1/2-1/3,促進其下部的腋芽萌發,提高桑苗的發條數、對摘心后沒有分杈的獨干苗再及時補剪定干,確保當年發條2-3根,第1年形成高18-20厘米左右的主干,并有2-3根健壯枝條;第2年適養春蠶,形成20-25厘米的第1枝干。桑苗進入旺盛生長期后,應提高肥培管理水平,施肥品種應以有機肥為主,數量不宜過多,同時還要抓好松土除草、清理水系、病蟲防治、扶茬清茬等工作。實踐證明,凡管理技術到位的速成桑園,每667平方米當年飼養秋蠶1張左右,收入1200元以上。若在新拓桑園中適當套種一些低稈不牽藤的作物,則經濟效益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