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花別名金魚花、河豚花,屬苦苣苔科袋鼠花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枝紅褐色,向下彎曲生長,株高20~30cm。葉對生,橢圓形,肉革質,排列整齊緊湊,長1.5~2cm,葉面深綠具光澤,葉背中間呈紅褐色;花單生葉腋,花形奇特,中部膨大,兩端縮小尖細,形似袋鼠,故名袋鼠花。花橘黃色,萼片尖端橘紅色,花較小,質地像塑料。用于裝點陽臺或擺放在室內觀葉觀花,效果都十分理想。
生物學特性
袋鼠花原產南美洲的巴西。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日照不足容易引起葉片變薄,葉柄細長,且不易開花。耐干旱不耐水濕,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最佳。花期以冬春季開花最多,但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經常開花。
栽培管理
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也是根系的溫床,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植物的長勢,栽培袋鼠花的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及通氣性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最好用泥炭土或腐葉土栽植,或用珍珠巖與泥炭土按不同比例混合的配制土,盆底用碎瓦片做好排水層,以利于排水。
水分袋鼠花為多肉植物,澆水需適量,寧少勿多。因不喜歡特干與過濕,一般栽種后澆一次透水,以后視土旱情況可每2周澆一次,夏季可4~5天澆一次,在高溫炎熱季節,空氣較干燥,可用小型噴霧器定期向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梅雨季節與冬天要注意保持稍干的狀態。若在生長過程中出現葉面失去光澤且有大量葉片脫落現象,則可能是因澆水過多導致須根腐爛所引起,此時須把土球從盆中拿出,剪去腐爛的須根,盆土用較干的土相拌后重新栽植。
光照袋鼠花喜明亮光照,春秋兩季可接受全光照,夏季則要求搭建蔭棚,或擱放于北側窗臺上,至少要避免正午前后數小時的直射陽光。長期接受日照50%~60%生育最佳。因此,家養時不應放于較暗的客廳中,應放于光照較強的陽臺上,否則容易引起落葉。經常在室外接受日照,可促進多開花。
溫度袋鼠花性喜涼爽,生長適溫為20℃~25℃,溫度過高過低時都會影響其生長。在溫暖的春秋季節,枝條可不停地抽枝長新葉;溫度超過30℃時會出生長停滯現象,因此夏季低于10℃時進入休眠狀態,應搬到室內越冬,且越冬室溫不得低于5℃,否則易遭受凍害。
施肥袋鼠花對肥料的需求量視植株的生長狀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小苗移栽時,在盆土的1/3處加入20~30顆緩釋有機復合肥顆粒,以后結合換盆再追埋一次有機肥。每季少施稀薄餅肥水或磷鉀肥,能促進植株多開花。夏季植株停止生長和冬季休眠后,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傷根。
病蟲害防治
蟲害袋鼠花蟲害較少,在過濕及環境較差的地方,冬天可能有一部分越冬的小飛蟲在枝條上越冬,但不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夏天有時會有斜紋夜蛾幼蟲在枝條上啃食葉肉、葉片,被啃葉片會出現篩網狀或只剩葉脈,此時可用樂斯本800倍液噴灑植株和泥土2~3次,噴藥時務必仔細周到,也可結合人工捕殺。待蟲害消除后即進行正常的養護。
病害袋鼠花的病害主要為真菌性病害,在發病初期葉片卷曲變皺呈水漬狀,隨后會伴有黃褐色斑塊出現,此時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27%高脂膜與10%水楊酸合劑1000倍液噴灑葉面2~3次防治,效果較好,在用藥劑防治的同時,要加強管理,增強通風透氣性,并應及時清除病殘枝,減少侵染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