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枯萎病癥狀
棉花枯萎病是典型的維管束病害,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它有多種表現,有黃化型、黃色網紋型、青枯型、皺縮型、紫紅型等。苗期有皺縮型、半邊黃化型、枯斑型、頂枯型、光稈型等。棉株遭受病菌侵染后突然失水,葉片變軟下垂萎蔫,接著棉株青枯死亡,此為青枯型。黃化型大多從葉片邊緣發病,局部或整葉變黃,最后葉片枯死或脫落,葉柄和莖部的導管部分變褐。黃色網紋型子葉或真葉葉脈褪綠變黃,葉肉仍保持綠色,病部出現網狀斑紋,漸擴展成斑塊,最后整葉萎蔫或脫落,該型是該病早期常見典型癥狀之一。皺縮型表現為葉片皺縮、增厚,葉色深綠,節間縮短,植株矮化,有時與其它癥狀同時出現。紫紅型苗期遇低溫,病葉局部或全部出現紫紅色病斑,病部葉脈也呈現紅褐色,葉片隨之枯萎脫落,棉株死亡。半邊黃化型棉株感病后只半邊表現病態黃化枯萎,另半邊生長正常。該病有時與黃萎病混合發生,癥狀更為復雜,表現為矮生枯萎或凋萎等,縱剖病莖可見木質部有深褐色條紋。
二、棉花黃萎病癥狀
棉花黃萎病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自然條件下苗期很少出現癥狀。一般在4—6片真葉期開始顯癥,生長中后期棉花現蕾后大量發病,初在植株下部葉片上的葉緣和葉脈間出現淺黃色斑塊,后逐漸擴展,葉色失綠變淺,主脈及其四周仍保持綠色,病葉出現掌狀斑駁,葉緣向下卷曲,葉片由下而上逐漸脫落,僅剩頂部少數小葉,蕾鈴稀少,棉鈴提前開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細小枝。縱剖病莖,木質部上產生淺褐色變色條紋。夏季暴雨后出現急性型萎蔫癥狀,棉株突然萎垂,葉片大量脫落。由于病菌致病力強弱不同,癥狀表現亦不同。劃分為落葉型、枯斑型和黃斑型等。落葉型病株葉片葉脈間或葉緣處突然出現褪綠萎蔫狀,病葉由淺黃色迅速變為黃褐色,病株主莖頂梢、側枝頂端變褐枯死,病鈴、苞葉變褐干枯,蕾、花、鈴大量脫落。枯斑型的葉片癥狀為局部枯斑或掌狀枯斑,枯死后脫落。黃斑型葉片出現黃色斑塊,后擴展為掌狀黃條斑,葉片不脫落。在久旱高溫之后,遇暴雨或大水漫灌,葉部尚未出現癥狀,植株就突然萎蔫,葉片迅速脫落,棉株成為光稈,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成淡褐色,這是黃萎病的急性型癥狀。該病不矮縮,能結少量棉鈴。
三、防治方法
1.實行大面積輪作倒茬。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防病效果明顯。
2.選用抗、耐病品種,精加工包衣棉種。枯萎病、黃萎病混合發生的地區,提倡選用兼抗枯萎病、黃萎病或耐病品種。
3.認真檢疫,保護無病區。無病區的棉種不能從病區調運,防止枯萎病及黃萎病傳入。
4.堅持連年清除病田的枯枝落葉和病殘體,就地燒毀,可減少菌源。
5.用農藥防治時,注意交替、輪換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