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葉螨 玉米葉螨包括多種類型,在我區主要發生的是土耳其斯坦葉螨、截形葉螨和朱砂葉螨等種類,體色為紅色和淺黃色。玉米葉螨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豆類、瓜類、向日葵、番茄等。葉螨在我區全年發生10~15代,以成螨、若螨刺吸玉米葉片組織汁液,先危害下部葉片,漸向上部葉片轉移,被害處先呈現失綠斑點,以后斑點逐漸變大、退綠變黃,嚴重發生時,葉片完全變白、干枯,子粒秕瘦,粒重下降,造成減產。 葉螨以雌成螨在雜草根際、枯枝落葉和土縫中越冬,翌春氣溫達10℃以上時,越冬成螨開始大量繁殖,主要通過爬行、風吹、水流和機械攜帶擴散蔓延。4~5月先在雜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6月上中旬開始遷入玉米上危害,先是地頭點片發生,后向田內擴散。6月下旬~8月份為我區葉螨猖獗危害期。
二、玉米葉螨大發生的原因
1.越冬基數大 去冬天暖,冬季氣溫平穩,無突然的降溫寒冷天氣,室外越冬螨得以安全越冬。室內在石榴、茉莉花、月月紅、桔樹等花卉上越冬量為歷年5~6倍。室內外越冬基數大,為葉螨大發生提供了基礎條件。
2.氣候條件適宜 2004年我區氣溫與歷年相比普遍偏高,降雨偏少,溫濕度適宜,成為葉螨大發生的主導因素。葉螨生長繁殖適宜的溫度是22~30℃,適宜的相對濕度是35%~55%。我區6、7、8月份平均氣溫分別為23℃、24℃、22.7℃,處于葉螨最適發育溫度;6月份降雨19.5毫米,8月份降雨13毫米,降水較歷年偏少二至三成,相對濕度較低,溫濕度均利于葉螨生長發育。
3.防治不科學 未能抓住最佳防治時機,將葉螨控制在點片發生階段。6月底、7月初葉螨遷入玉米地頭點片危害時,是防治葉螨的關鍵時期,此時防治省藥、省工、省時、防效高。但職工對葉螨的危害性認識不夠,對地頭玉米葉螨的防治未引起足夠重視,成為葉螨進一步擴散的源頭。
4.人為攜帶,加快了葉螨擴散蔓延速度 我區玉米主要為制種玉米,6月底~7月中旬正是制種玉米人工去雄關鍵時期,勞力流動加快了葉螨地塊間和全田蔓延擴散的速度。
三、玉米葉螨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綜合防治意識差,一味注重化學防治 對深翻耕滅茬、清除雜草和秋后、早春灌水等破壞蟲源越冬場所的農業措施和室內花卉滅蚜滅螨工作認識不足,工作不到位,造成越冬蟲量較大。
2.灌水不及時,田間干旱,加重了葉螨的發生 一些單位沒有協調好灌水時間,田間小氣候干旱,葉螨數量上升較快。
3.化學防治不及時,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早在葉螨未遷入前,采取田埂封鎖的玉米地不到30%,即使在6月底、7月初玉米葉螨地頭點片發生階段,一些單位職工也遲遲不動手或防治不徹底,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期。
4.基層單位宣傳、組織力量不夠 一些單位接到防治通知后,對葉螨的危害性及防治技術宣傳不到位,防治工作沒有做到統一方法、統一時間、統一用藥。
5.大田中擴散蔓延后,化防措施不當
①選藥不科學,噴藥不合理。職工盲目化防,選擇廣譜性高毒農藥,大量殺傷天敵,破壞田間生態,只殺成螨不殺卵,導致葉螨大量發生。
②藥械落后,打藥不均勻。90%以上職工用手動噴霧器噴藥,普遍存在噴藥不均勻、藥液只噴到葉正面或漏噴的現象,防治不徹底,留下了禍根。
③一些職工防蟲心切,拼命加大藥量和頻繁施藥或濫用農藥,造成葉面灼傷,產生藥害。 四、防治對策及建議 1.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治方案,建立健全有關管理制度,狠抓關鍵措施的落實。
2.開展技術培訓,宣傳普及葉螨的發生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等知識,提高職工的科技素質和綜防意識,確保噴藥質量和防治效果。
3.采取區域性綜合治理的對策。要抓好玉米葉螨防治工作必須兼顧菜園、果園、豆類、棉花等其它作物上葉螨的發生和有效防治。
4.加強綜合防治。深翻土地,早春或秋后灌水,清除田間、田埂、溝渠旁的雜草,統一室內花卉滅蚜滅螨,減少越冬量;加強玉米水分管理,合理及時灌水,改善田間小氣候。
5.做好田間四周封鎖和點片防治工作。加強調查,及早發現,統一田間四周封鎖,防止蟲源向玉米田塊中轉移;發現有葉螨遷入玉米地頭危害時,對中心株和玉米地頭進行“封控”,切斷其進一步擴散的源頭,將葉螨控制在點片發生階段。
6.選擇軟性或生物農藥科學化防。選擇對天敵安全、與環境相容性農藥進行有效防治,保護利用天敵,如5%尼索朗1000~2000倍液,1.8%愛福丁1號乳油1500~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73%克螨特、20%螨克等。注意藥劑輪換使用,延緩葉螨抗藥性。另外,40%樂果乳劑和20%三氯殺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可殺死成螨和卵,控制時間較長,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