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燈蛾的幼蟲稱毛毛蟲、葉毛蟲,是為害大豆的一種主要苗期害蟲。同時,這種害蟲還可為害玉米、谷子、向日葵、蔬菜、雜草和果樹等。
1、形態特征:黃腹燈蛾成蟲為白色,前翅散生許多黑色斑點。腹部和背部均為黃色,每節中央有一黑斑,兩側各有兩黑斑,足上有黑色條紋,股節為黃色。卵為半球形,初產為乳白色,后變成灰黃色;幼蟲背面和腹面為土黃色,背面有灰色或灰褐色縱帶,密生棕黃色至黑褐色長毛;腹足土黃色;蛹為深棕色較粗短,繭土黃色裹有較多的幼蟲脫落的體毛。
2、生活習性:黃腹燈蛾在各地1年發生1代,以蛹在繭中越冬,翌年6月初羽化為成蟲。成蟲晝伏夜出,白天躲在作物或草叢中,夜間出來活動,有趨光性。成蟲羽化3~4天開始交配后,將卵產于作物中部葉片的背面,經5~6天孵化為幼蟲。第一代幼蟲發生于6月中下旬,初孵化的幼蟲群體為害。稍大后即分散為害。幼蟲有假死性,善于爬行,3~4齡的每分鐘可爬行5~7米,6~7齡的每分鐘可爬行10~14米。害蟲受驚動后立即鉆進土縫里或草棵底下躲藏起來。
3、為害癥狀:黃腹燈蛾以幼蟲為害作物葉片,晝夜均能取食,僅在中午炎熱時停食1~2小時,以早晚和夜間取食最多。一般幼蟲剛孵化后40~50分鐘就開始啃食葉肉,5齡以后食量猛增,可將葉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使葉面呈現枯黃斑痕,嚴重時將葉片吃光,甚至連幼莖全被吃掉,然后轉移到附近的大豆田里繼續進行為害。一頭幼蟲一生可吃掉大豆葉28~37片,嚴重發生時可造成毀種。
4、防治方法:防治時注意在幼蟲幼齡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蟲齡過大時防治效果不佳;要在早晚幼蟲活動旺盛時噴灑農藥;要搞好聯防,因害蟲爬行快,發生時各戶同時噴灑農藥才能防止轉移并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具體方法:①安裝黑光燈誘殺成蟲,針對黃腹燈蛾成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可安裝黑光燈進行誘殺成蟲,以減少成蟲的產卵量。②進行秋深翻,以銷毀黃腹燈蛾越冬的場所,減少蟲源。③及時清除被為害田的四周雜草,或挖溝阻止轉移,當發現有幼蟲向大田里遷移時?稍诖筇镏車跍,溝內撒些農藥即可殺死幼蟲。④藥劑防治,發生時可噴灑2.5%敵百蟲粉或5%西維因粉劑。每公頃用藥22.5~30公斤;還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幼蟲齡期大時。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霧,每公頃用藥液375~4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