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在一些蔬菜種植區,由于大棚內連年種植同一種蔬菜,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機肥缺乏,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青枯病等土傳病害越來越嚴重。對于土傳病害的防治,要通過土壤處理和灌根來解決,即從源頭上嚴防其發生。
土傳病害種類多
蔬菜病蟲害種類很多,根據病害的病原菌可分為浸染性病害和非浸染性病害(生理病害)。土傳病害基本上屬浸染性病害,但也有部分是由土壤障礙因子引起的非浸染性生理病害。
土傳病害主要有各種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还、果、豆類蔬菜的枯萎;茄子等的黃萎;茄果類蔬菜的青枯病;黃瓜、芹菜、木耳菜的根結線蟲。淮蟀撞说鹊能浉;蘆筍的莖枯病等。
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發生外,大部分苗期發生不明顯,一般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開花結果)時開始發生,直至生長后期,其受浸染后寄主在體內潛伏期較長。
主要危害根和莖
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主要在土壤里越冬 (夏),依賴土壤腐殖質和殘枝敗葉殘存物質生存,在土壤里存活的時間較長,一般枯萎病病菌在土壤內可存活5~6年,故稱之為土壤習居菌。
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一般通過土壤、肥料 (有機肥)、灌溉水或流水進行傳播,而不會像傳染性病害一樣通過氣流傳播。傳染性病害的危害部位以葉、莖、花、果為主,而土傳病害的危害部位主要是
植株的根、莖,先浸染寄主植物的維管束,并逐漸向上延伸,由病原菌在維管束內繁殖,阻礙其輸送營養物質,致使植株在短期內枯萎死亡,屬毀滅性病害,很難防治。
要通過土壤處理和灌根來解決
防治土傳病害要以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方針,充分利用大棚設施栽培的優勢,改善栽培條件,營造不利于土傳病害病原菌生存和浸染的環境,并結合科學、合理、安全、有效的藥劑防治,有
效抑制和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