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發生的規律
病菌主要在枝干病斑中越冬,于春季開始活動,繼續危害枝干。當氣溫達15℃,并遇降雨時,開始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枝條和果實上。5月和7、8月份降雨量超過10毫米,或空氣相對濕度大于75%,田間病菌孢子數量會劇增,被傳播的病菌孢子,遇適宜的溫濕度條件開始萌發,主要從皮孔和傷口侵入。8、9月份枝條就會始現當年侵染后形成的瘤狀病斑。老弱樹與弱枝發病重,幼樹、壯樹發病輕。
二、發病嚴重的主因
調查后認為:造成蘋果粗皮病年年刮治、年年嚴重的原因除紅富士品種等屬于易感病品種外,主要還有以下幾點:
1.綜合管理水平欠佳。如留枝量過大,達9萬~12萬個/畝;樹體超量負載,有不少果園大年產量在3500~4000公斤/畝;化肥和氮肥施用太多而有機肥施用不足等。造成多數園大小年現象嚴重,果園郁閉,通風透光不良,葉部病害嚴重,出現早期落葉現象,枝條發育不充實,樹體貯存營養少,樹勢較弱,進而造成果樹粗皮病的普遍發生。
2.關鍵時期用藥不當。一是用藥間隔期偏長,且不太注重當時的溫、濕度。多是按花后至套袋前,每間隔半月噴一次藥。套袋后認為果實上了“保險”,即使殺菌劑的間隔期增長到30~40天,也不影響防治效果。而7、8月份正是溫度高、雨水多的季節,既是病菌孢子釋放傳播的高峰期,也是病菌適宜傳播期,如果防治不到位,必然會使許多病菌得以再傳播、再侵染。二是所噴藥劑多是持效期較短的農藥。
3.枝干病斑刮治不當。一是刮治不及時。當個別樹上出現明顯的瘤狀突起或近圓形壞死斑時,多數果農沒能及時引起重視,延誤了最佳防治時機,使之很快蔓延全園。二是刮治不到位。個別園既不刮病斑,也不涂藥,即使實施刮治的又多是只刮中干和主側枝,其他較大枝的病斑常被忽略或疏漏。而相關研究表明:2~6年生枝條上的病斑里的病菌繁殖傳播力最強。三是刮的過深、過重。不少果農以為刮的越重,效果越好。其實并非如此,刮除過重會對皮層甚至形成層等造成傷害,再遇倒春寒等惡劣天氣,自然會削弱樹勢,進而造成更嚴重的侵染。四是病斑、殘物收集、銷毀的不到位。有的不注重收集、燒毀,將病樹枝堆放在園內,使病菌離開了樹而沒離開園,仍為一個再傳播侵染源。
三、關鍵防治技術
1.強化綜合管理。一是保留適宜的枝量。無論用哪種樹形,冬剪后,每畝留枝量以5.5萬~7萬個為宜;生長季節要及時疏除萌蘗枝、徒長枝、競爭枝、過密枝等,使果園通透性良好。二是科學肥水管理,搞好有機肥和化肥的使用。如株產100公斤的蘋果樹,若優質有機肥能保障在每畝1噸時,每株每年施1.5公斤有效成分為50%的化肥即可。三是合理負載。盛果期樹畝產量控制在1500~2500公斤為宜。四是雨季及時排水,防止樹體受澇。五是土壤黏重或酸化嚴重的地塊,應通過增施有機肥、摻沙改土,或施入適量石灰(75公斤/畝)加以調節改良。六是有缺硼癥狀的園片應適量補充硼肥。花前、花期和花后各噴一次0.3%硼砂液,或花前株施硼砂50~150克。因蘋果尤其是紅富士蘋果對硼高度敏感,缺硼會直接影響其抗病力,且缺硼、吸收錳過量或土壤酸化,易導致蘋果樹粗皮病,還會使果肉出現木栓化褐斑。
2.做好關鍵期防治。花后至套袋前是防治蘋果多種病害的關鍵期,噴殺菌劑的間隔期為10~13天。期間結合降雨采取相應的措施,當持續降雨達10毫米以上時,必須抓緊噴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適宜的農藥有:甲基托布津、多菌靈、輪紋一號、烯唑醇、代森錳鋅等。果實套袋后,千萬不能認為果實套了袋就可以不噴殺菌劑了。因為套袋只對病菌侵染果實起些阻隔作用,并不能阻隔病菌對枝干的侵染。況且套袋工作大多是在6月底前完成,而7、8月份溫度高、雨水勤,既是病菌孢子散發傳播的高峰期,又是病菌傳播的適宜期。所以,此期不但不能放松對病菌的防治,而且要高度重視,要以1:2.5:200倍波爾多液防治為主,20~25天噴一次。如果仍噴施其他殺菌劑,間隔期宜為10~15天。其中,7月中旬、8月下旬如遇較大降雨是防治的重中之重。同時還需注意:若天氣預報有暴雨或大暴雨,或是歷年來常有暴雨的季節,則不宜噴施波爾多液,而用其他殺菌劑代替,以防產生藥害。
3.及時科學刮治。在粗皮病生命周期中最佳防治時間是在個別樹上出現瘤狀粗皮或壞死斑時;一年中最佳刮治時間是果樹萌芽前后、氣溫達15℃時為宜。病斑也可以不刮而采用直接涂藥的方法,可涂3~5倍液蘋腐速克靈或輪紋一號。若想刮治,可用利刀從病斑上部刮掉一半即可,收集好病殘物并及時燒毀。刮后或進行枝干涂藥,或對全樹噴藥。枝干涂藥,可涂20倍液腐必治或30~50倍液50%多菌靈;若是全樹噴藥,萌芽前可噴200倍液多菌靈或蘋腐速克靈;萌芽后則噴500倍液多菌靈。
4.試用、慎用扒皮技術。有些果農于果樹生長季運用扒皮技術巧治粗皮病枝干,獲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筆者建議:在綜合管理水平較高的果園,此法不要盲目運用。如果要運用此法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掌握好扒皮時間,以5月下旬至6月初為宜;二是扒皮前10天必須澆一次水;三是扒皮后應用紙板與繩子包裹,以利于新皮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