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菌核病主要發生在莖部和葉片上,以生長中后期發病為主。一般先從中部葉片發病,剛開始葉尖出現水浸狀褪綠斑,之后病斑逐步向下擴展,導致病葉軟腐。由于萵苣生長中后期葉片緊湊,病葉軟腐后搭在下面的葉片上,使病菌迅速擴散。病菌侵入莖部后,先出現不規則稍凹陷斑,以后逐漸發展為環莖腐爛。濕度大時病部產生棉絮狀菌絲體,后期菌絲體交織形成不規則狀的菌核。通常偏施氮肥特別是速效氮肥,棚內種植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條件差,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萵苣菌核病,重點要把好以下四關。(1)種植前把好傳入關。選擇地勢高、易排水、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種植,播種或移栽前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與細土按1∶30的比例拌勻消毒。(2)栽培過程中把好預防關。地膜覆蓋栽培,將土壤中的子囊盤阻斷在地膜下,使其不能完成發育過程;起高壟栽培,帶土定植;及時清除老葉和雜草,減少病菌傳播途徑;加強肥水管理,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肥,合理使用氮肥,增強植株抗性;適當控制密度,每畝栽6000株為宜,以利于通風透光。(3)發病后把好藥劑防治關。藥劑防治要早,掌握在發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4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每隔5~7天一次,連續防治3~4次。病株應及時拔除,并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4)收獲后把好殘留關。收獲后及時清除殘葉,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將病菌埋入土壤深處,抑制子囊盤出土。夏季利用高溫殺菌,即5—6月深翻土壤20~30厘米,耕地時盡量形成立壟,在地面均勻撒施2~3厘米長的麥秸或稻草,再淺耕一遍,平整地面,澆透水,然后在地面上覆蓋一層舊棚膜,用土壓實四周,7~10天后揭去棚膜;也可以在麥草中摻入適量生石灰,每畝不超過300公斤,以加速麥草腐熟,起到放熱升溫和保持土壤酸堿平衡的作用。該方法能使5~10厘米土溫升至40~60℃,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