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胡麻葉斑病屬真菌性病害,近年來隨著茭白面積不斷增大,該病發生范圍逐漸擴大,病情越來越重。
該病在茭白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褐色小點,后擴大為芝麻大小的褐斑,少數成條狀,病斑周圍常有一黃色暈圈,后期病斑邊緣為深褐色,中間呈黃褐色或灰白色。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連成不規則大斑,濕度大時病斑表面上生暗灰色至黑色霉狀物。植株缺氮時病斑較小,缺鉀時病斑較大,且有較明顯輪紋。病斑多時,在葉片上形成較大的壞死區,使葉片由葉尖向下逐漸干枯,后期常引起葉片枯死。
該病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病菌侵害茭白不僅要求有92%以上的相對濕度,而且還需要有水滴。秋茭上始發期為6月下旬至7月初,7月10日前后發病較快,7月20日前后至9月上旬出現發病高峰,9月中旬后病情減緩,11月中旬停止發展。土壤偏酸,缺鉀或缺鋅,長期灌深水缺氧,管理粗放的田塊發病重。高溫高濕的條件下,連作田種植密度大,偏施氮肥,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容易誘發此病。
預防茭白胡麻葉斑病,應注意加強田間管理。(1)輪作。將茭白與蓮藕、荸薺、慈姑、芋頭等輪作。(2)割茬。冬季將茭白植株在離地1.5厘米高處割茬,將殘株葉帶出田外集中燒毀。(3)施肥。冬季施臘肥,春季施發苗肥,并適時噴施葉面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2500-4000公斤。缺磷鉀的田塊,注意補充磷鉀肥和鋅肥。(4)管水。7-8月高溫期水層保持12-18厘米,經常換水降溫。注意擱田,每次耘地后擱田至表土有些開裂后再灌水,以提高茭株根系的活力。
生產上應從分蘗末期開始或在發病初期用藥防治茭白胡麻葉斑病,可用25%咪鮮胺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異稻瘟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硫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福星40%氟硅唑乳油5000-6000倍液等噴霧,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