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巢螟是香樟樹上的主要害蟲。近年來,隨著我市樟樹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樟巢螟的發生為害日趨嚴重,不少公路兩側、城鎮綠化地帶以及苗木生產基地的樟樹均受到為害,嚴重地段樟樹葉片全被吃光,樹上掛滿鳥窩狀的“蟲包”,嚴重影響環境綠化和苗木生產。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視樟巢螟的防治,有效控制其發生和為害。
一、發生情況
樟巢螟又名樟葉瘤叢螟,屬鱗翅目,螟蛾科。該蟲在我市一年發生二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冠下的淺土層中結繭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成蟲羽化。成蟲產卵于二、三張葉片綴合間隙內,每個卵塊10—140余粒,平均30粒左右。初孵化幼蟲具有群集性,常將數張葉片綴合形成“蟲包”,幼蟲躲在蟲包內啃食葉片,每個蟲包中常有數條至幾十條蟲不等,7月下旬第一代老熟幼蟲下地結繭化蛹。第二代成蟲7、8月份羽化產卵,9月中旬為二代樟巢螟幼蟲暴食期,10月份以后,老熟幼蟲陸續在樹冠下的淺土層中結繭越冬。
二、為害特點
樟巢螟有兩個明顯的為害高峰期,第一代為害高峰在7月份,第二代為害高峰在9、10月份,如果溫度適宜,幼蟲為害時間可持續到11月份。樟巢螟的發生與為害,連片、單一林相地段重于混生林地段,公路行道樹重于街道行道樹(城區街道樹下老熟幼蟲難以入土結繭化蛹),上一代發生重的地段重于上一代發生輕的地段(成蟲遷移能力不強),第二代重于第一代。氣候因素對樟巢螟的發生有一定影響,冬春溫度偏高少雨、秋季干旱少雨氣溫偏高年份發生嚴重。
三、防治方法
對樟巢螟的防治,應按照“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采取以林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
1、林業防治措施,做到地上防治與地下防治相結合。
林業防治是基礎。樟巢螟在連片單生香樟林地段的為害重于混生林地段,在選擇行道綠化樹種時,應以香樟樹與非樟科其他樹種適當搭配。同時,由于樟巢螟老熟幼蟲在每年10月以后入土結繭越冬,蟲繭比較集中在樹冠下或松土約1~3cm的淺土層中,一直到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所以通過冬季翻耕土壤,能有效地消滅越冬蟲繭,壓低發生基數。另外,樟巢螟在幼蟲為害期集中在“蟲巢”內,易于發現,便于人工摘除蟲包,消滅包內幼蟲。特別在樟、桑混栽地段、魚蝦池附近以及樟巢螟發生嚴重的地段,應提倡人工防除,將蟲包剪下集中銷毀,不僅能有效地減輕當代為害、降低下代蟲口基數,而且避免藥劑防治造成的污染和魚蝦蠶中毒事故。
2、防治時間上,做到“治前”與“控后”相結合。
我市樟巢螟為害以二代為主,“蟲包”大量出現約在9月上中旬,即二代幼蟲盛發暴食期。樟巢螟成蟲喜在樹齡3—5年、生長旺盛、枝葉繁茂的香樟上產卵,往往上一代幼蟲“蟲包”較多的地段,下一代發生量也大。因此,在防治時間上,應做到“治前”與“控后”相結合,第一代防治時間,在6月底7月初用好第一次藥,上年發生嚴重的地方隔7—10天再用第二次藥;第二代防治時間宜安排在8月底9月初,發生嚴重的地區或地段隔7—10天再用第二次藥。
3、藥劑防治上,做到化學藥劑與生物藥劑防治相結合。
對公共場所綠化地帶樟巢螟的防治,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應盡量使用生物農藥和低毒、無公害農藥品種,同時要注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避免發生藥害、中毒事故。常規農藥可選用35%縱卷清500倍液、50%蟲殺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或上述藥劑混合使用;特異性殺蟲劑可用25%滅幼脲SC1000倍液;生物農藥可用1.1%綠浪EC1000倍液等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