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
從 1990年農業部正式啟動綠色食品工作以來,我國的綠色食品事業經過了14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顯著成就。
——綠色食品的品牌形象基本形成。截至 2003年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總數2047家,產品年銷售額723億元,出口額10.8億美元,出口率12.4%。
——綠色食品企業實力迅速增強。一大批綠色食品企業的產品年銷售額超過 1億元,全國綠色食品出口企業占綠色食品企業總數的18.6%。
——綠色食品覆蓋面逐步擴大。目前,我國已開發綠色食品總數達到 4030個,涉及糧油、果品、蔬菜、畜禽蛋、水產品、酒類飲料等行業。
——綠色食品的營銷網絡發展較快。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南京、西安、深圳等國內大中城市相繼組建了綠色食品專業營銷網點和流通渠道。
——綠色食品的國際競爭力初步顯現。相當一部分綠色食品已成功的進入了日本、美國、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并顯示出了在技術、質量、價格,品牌上的優勢。
綠色食品發展的潛力很大,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目前,綠色食品中初級產品占 32.4%,初加工產品占26.7%,深加工產品占40.9%,加工產品的深度、水平還有待于盡快提升;
—— 2003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總產值已達到3.1萬億,食品工業產值也接近1.3萬億,而綠色食品年銷售額只有723億元左右,還需要加快綠色食品的總量發展;
——我國綠色食品的標準、技術、管理等方面與國際相關行業接軌的程度還不夠緊密,綠色食品的國際品牌形象和地位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無公害食品:
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來的取得的成績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進程加快。截止目前,全國已組織制定農業國家標準691項,行業標準1613項,地方農業標準7000多項。其中,新制定無公害農產品標準334項,綠色食品標準90項,有機食品標準4項, 已基本建立起以國家標準為龍頭、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為基礎的全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框架。建設部級農產品質檢中心280個,省級農產品(含投入品)質檢中心30個,地(市)級農產品檢驗機構439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1122個,已基本建立起部、省、縣三級配套、互為補充、常規檢驗與快速檢驗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基本建立,農產品認證進程明顯加快,成效顯著。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京津滬深四城市,2004年全年蔬菜中農藥殘留平均合格率比“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之初的2001年提高了29.2個百分點。在2005年的前三次例行監測中,全國37城市蔬菜農藥殘留監測結果按照CAC標準判定,平均合格率為94.2%,20城市畜產品中“瘦肉精”污染平均合格率為97.8%,5城市水產品中氯霉素污染平均合格率為96.2%。例行監測結果表明,“無公害行動計劃”的落實,有效地推動了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治理了污染,提高了質量,保證了消費安全。
(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迅速增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的主導產品,最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已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14088個,認定有規模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6679個;綠色食品從1990年開始推出,到今年6月,全國已有3044家企業的7219個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實物總量達4988萬噸,產地監測面積611萬公頃。農業系統的有機食品認證從2002年正式啟動,到目前已有288家企業(基地)的843個產品獲得認證,面積169萬公頃,產量45萬噸。
牛盾副部長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動農業標準化,實現農業比較優勢,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推行農產品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實施標志管理,是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維護公眾健康的重要途徑,也是維護廣大消費者選擇權和知情權的重要手段;是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促進農產品生產與消費有效銜接,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的重要形式;是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擴大出口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