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應該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僅有助于兒童身體各器官的良好發育,還會對他的心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家長們應對孩子的睡眠加倍重視,以免出現睡眠紊亂。
“睡眠紊亂”在嬰幼兒中極為常見,據有關資料統計,30%的兒童在4歲前均出現過此問題,而8個月~2歲則是好發年齡。所謂“兒童睡眠紊亂”,是指兒童時期不能正常睡覺,有的表現為日當夜、夜當日,有的則表現為入睡困難、或睡眠短暫、易驚醒等。
兒童睡眠紊亂不受父母的社會階層、年齡和兒童的性別、出生體重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嬰兒比人工喂養的嬰兒易發生。迄今,兒童睡眠紊亂的原因尚未明了,專家認為可能是一種心理障礙。嬰兒睡眠紊亂持續到3歲時,在行為上常有飲食失常、愛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很難與其他兒童合群、過分依賴家長等表現,還常常產生恐懼和憂慮。因此,長期睡眠紊亂,對兒童健康不利。
兒童睡眠紊亂不是什么大病,無需特殊治療。但在嬰兒期就要注意:失時進食,過饑過飽均會影響睡眠;睡前避免過度興奮,避免看緊張恐怖的電視或聽害怕的故事等,睡前應創造一種愉快、輕松的環境,在孩子入睡前向他道聲晚安,或用手輕輕撫摸幼兒的身體,這會給孩子輕松安寧的心境,對于懼怕睡眠的孩子尤為有效。另外,家長對孩子睡眠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把早睡作為懲罰,如有的父母為了懲罰孩子就命令他上床睡覺,這樣會在孩子頭腦中留下一個概念:早睡是一種懲罰。再者,要鼓勵孩子與別的小朋友來往,減少恐懼心理,調整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的規律性。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時,最好讓孩子入園,因為良好的集體環境可培養孩子的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