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肯定,許多人都沒有見過這種海洋生物,即使上了年紀且長期生活在海邊的人,如果不細細地回憶,也已經模糊了這種并不起眼的貝類。
"帶柄蟶"的學名叫什么我不太清楚,這是舟山方言的叫法。"帶柄蟶"是生活在淺海灘涂上的一種貝殼類生物,其外形的上半部分有點像普通的蟶子,但卻是棕黑色的,扁扁的兩瓣外殼緊緊地閉合在一起,但它的外殼又沒有其他貝殼那么硬,也沒有普通蟶子殼那么脆,有點像膠木的樣子;它的頭部扁平,四周光滑且呈長方形,到尾部又呈圓形收攏,然后似乎很突然地長出一條尾巴來,乳白色的,有點軟,像八爪魚的觸須似的,不過仔細看,這尾巴里好像有泥巴,也許這根本就不是什么尾巴,而是它的腔腸或者其他器官。不過正因為它長了這么一條特殊的"尾巴",所以人們就叫它"帶柄蟶"了。特別是將它捕獲后,不一會,它那白色的尾巴就會變硬起來,拿在手里就更像一條長長的手柄了。
小時候,總愛提個竹桶到灘涂上趕海,收獲多的時候,撿來的東西可以拿到街上換些醬油錢。趕海時,"帶柄蟶"是比較好找的,它一般蟄伏在有點水的泥灘上,太陽一照,它便從泥里冒出來,露出兩個極小的"洞眼"在水里噴水呼吸,"洞眼"的四周還有一些毛茸茸的觸須隨著它的呼吸進行抖動。這時候你千萬不能驚動它,不然這家伙就會"嗖"的一聲鉆入泥里,逃遁得無蹤無影。當你發現它的"洞眼"時,應該伸出巴掌,在它不遠的地方,冷不防地斜插下去,揪住它的尾巴,一下子就可以將它捉拿歸案。"帶柄蟶"最大也不過大拇指那么大,肉也不多,有時候抓到幾枚,許多漁家怕麻煩,就順手把它扔回海里。也因為它的不起眼,所以始終上不了臺面,其實它的肉是極為鮮美的,特別是用它燒的湯,喝過后回味無窮。我記得小時候在村辦小學讀書時,有一次學校搞"野炊活動",老師讓我們先到海邊趕海,自己抓東西回來燒。來到海邊,大家像久居籠中的鳥兒,迫不及待地撲向大海,在灘涂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因為光顧著玩了,等到集合時,同學們一個個成"泥猴"似的,而捕獲到的"戰利品"僅有幾粒"長腳螺"和幾枚"帶柄蟶"。長腳螺在灘涂上到處都是,隨便找找就能撿很多;而"帶柄蟶"因其長得特別,在捕獲時又特別刺激、過癮,所以才受到同學們的青睞。盡管"戰利品"少得可憐,但總歸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大家張羅著,自己動手開始燒制海鮮湯。
海塘邊,壘起幾塊石頭,架上鐵鍋,再把剛剛捕獲的"帶柄蟶"等戰利品放進去,在老師指導下再放些水和鹽,點燃撿來的枯枝、蘆葦,趴著身子,撅起小嘴,使勁往"灶"里吹氣,不一會,炊煙就裊裊升起來了。終于,鍋里開始冒熱氣,揭開鍋蓋一看,"帶柄蟶"已經開裂了,剛才無色無味的水已經變成了乳白色,無需任何調味品,一道別具風味的海鮮湯燒制成了。揉揉被煙熏得通紅的雙眼,舀一碗嘗嘗。哇!那種鮮美的味道很難用語言來表達,這種美味比起現在的味精、雞精來不知要鮮多少倍,至今回想起來,嘴巴里似乎還在"咂吧"個不停……
不僅僅是因為"帶柄蟶"的鮮美,更因為它長得奇特,所以在記憶里總會占著那么一小塊角落,時時想起它。我已經記不起多長時間沒去趕海了,也不知道灘上還有沒有這種叫"帶柄蟶"的生物,聽說現在的許多海涂都承包給了個人,而且因為圍海造田,海涂的面積越來越少。但我想"帶柄蟶"長得這么奇特,這么富有詩意,又這么美味,漁家肯定喜歡,所以它肯定會永遠生活在它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