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繁多的海洋動物,縱有千種風情,萬般姿態,并非對人都無危險;縱有千種風味,萬種營養,也并非都是無害的美味佳肴。估計每年約有4萬一5萬人不幸被海洋動物傷害,還有2萬多人因吃有毒的魚、貝類而中毒,其中死亡者有近300人。因此,人們對這些危險的海洋動物應該有所了解。
殺人的水母刺胞
案例:1987年8月12日,一位23歲的男青年,在北戴河海水浴場淺水中正玩得開心,突然雙腿被海蜇(水母)纏住。他當時開未在意,10分鐘后上岸,感到下肢痛癢難忍,被蜇處出現鞭痕狀的紅斑,以后病勢漸重,全身發冷,心悸氣短,口唇青紫,吸吸困難,口吐白沫,搶救2小的無效死亡。
兇手:腔腸動物之---水母
兇器:腔腸動物種類甚多,有上萬種。它們體表都有一種特殊的細胞叫刺細胞。刺細胞里除細胞核等結構外,還有一種小小的囊狀結構,叫刺胞。刺胞的形狀有圓的、橢圓的,或長如棒、如香蕉等,一般長只有5-50微米,和人的紅血球大小差不多,最大的也只有1.2毫米長。囊里包著毒素。攻擊方式:刺細胞向外的一端都有一根刺柄,猶如捕魚叉的板機,一受到觸動,立即擊發,將刺絲突然從囊內射出來,直刺受害者。雖然刺絲很細,穿刺力卻很大,其沖力能達30千帕斯卡,所以能穿入人的真皮。
補救措施:若萬一不慎被蜇,應盡快用酒精、10%福爾馬林、稀釋的氨水溶液或用糖、鹽、橄欖油或干沙敷在受傷處的表面,或用干布用力擦拭干凈,防止刺胞繼續傷人,或在45℃熱水中浸泡30-90分鐘,切忌用清水或濕沙擦洗。
嚇人大于傷人的毒棘
代表毒族:海膽、海星、頰紋鼻魚
海膽的危險武器有兩種類型:一是針狀的毒棘,二是叉棘。大多數危險海膽必具備其一或二者皆備。海膽全身長滿了棘,但各種海膽間又有很大差別。多數種的棘是硬的,棘端圓而鈍,沒有毒腺。但有些種的棘細長而尖銳且是中空,如刺冠海膽的棘可長達30厘米。這種棘很容易斷,刺傷皮膚斷在其內,難往外取,抓取這種海膽是很危險的。
被刺后傷口異常疼痛,除因斷下的棘留在皮膚內引起劇痛外,棘內的紫色毒液會注入皮膚,引起被刺部位皮膚紅腫,較重者還會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甚至失去知覺,吸吸困難,個別者還會死亡。所以在采集海膽時務必小心,盡可能戴上厚的手套。
在棘皮動物中,有些海星能分泌帶毒素的粘液,體上面覆有很多毒棘,被海星刺傷,會引起皮炎,且疼痛難忍。用貓作實驗,被刺后幾分鐘就失去運動能力,兩小時后痙攣而死。
體長15-60厘米的頰紋鼻魚,生活在珊瑚礁中,用前端的小口吃著海藻的葉子,漂亮而溫順。但它的尾部兩側各有一枚矛狀的棘,是由兩片鱗演變而成,平時收攏在溝里,受到驚擾會豎起來,棘的后端固定在溝內,尖銳鋒利的內緣就朝向南方。它像剃須刀一樣鋒利,常給大鼻的魚夫造成嚴重傷害。頰紋鼻魚可能用這個棘刺殺其他魚,但它是草食性的,所以棘更可能只是擺擺樣子,做做姿態,起威懾作用。許多頰紋鼻魚的周圍還有顯眼的顏色,標志出棘的輪廓。所以尾巴警告似的一擺,顏色一閃。棘一豎,就能嚇跑來犯者。
劇毒的赤魟尾刺
凡見過赤魟的人都知道,在它鞭狀的長尾基部,斜豎著一根刺棘,長度可達4-30厘米。這是一根毒棘,堅硬如鐵,能像箭一樣貫穿鎧甲,若刺在樹根上,能使樹枯萎,若人不慎踩著赤魟時,它立即舉起尾部將毒棘刺入人體。棘的后部連著毒腺,毒腺里的白色毒液就沿著棘的溝注入傷口,使人疼痛難熬,有的暈倒在地,數分鐘不省人事,有的會劇烈地痙攣而死。由于棘的兩側有鋸齒狀倒鉤,造成的傷口特別大,可長達15厘米,約14%的受害者必須手術治療,劇痛可長達6-48小時,并會出現虛弱無力、惡心和不安等癥狀。在美國每年約有1800個遭赤魟刺傷的事例,死亡率估計為1%。即使受難者僥幸生存了下采,也如患了一場大病,很久才能下地走路。
毒性如蝎的鬼鮋
鮋科魚類約300多種,有80種是能對人造成傷害的。蓑鮋是珊瑚礁魚類及鮋科魚類中最漂亮的一種,長約20厘米,田于它常展開巨大的扇形胸鰭和鑲嵌著美麗花邊的背鰭慢慢地游動,狀如伸展羽毛的火雞,國外也稱它火雞魚。蓑鮋的有毒器宮是13根較長的背鰭棘和3報臂鰭棘。鬼鮋的毒棘短而粗,棘上端1/3明顯變粗,這里就是毒腺。鬼鮋的毒劇如蝎,俗稱海蝎子。它雖然形象丑陋,面目習憎,但顏色鮮艷,且能隨環境而改變,這是它對環境的適應,又是一種偽裝。鬼鮋棲于潮間帶至90米深的淺水海灣或近岸處,不大活潑。當它潛伏于巖石縫隙。
珊瑚礁、海藻場中時,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巖石或一族雜藻,不大引人注意。只有當人們無意中摸著或踩著它而被刺傷后才會發現它。若把它從水里取出來,它立即把背鰭棘高高豎起,張開帶棘的鰓蓋,展開胸鰭、腹鰭和臂鰭,樣子嚇人,不過胸鰭棘無毒。鬼鮋的毒性劇烈,人被刺傷后,會引起暈厥、發燒、神經錯亂、吐膽汁,厲害的還能引起心臟衰竭、血壓降低、呼吸抑制,在3-24小時內甚至會引起死亡。鮋科魚類的毒素多是一些對熱很敏感的蛋白質形成的,很容易在高溫條件下被破壞。所以被刺后一個便易行的急救辦法是盡快將傷口處放在45℃以上熱水中浸泡30-9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然后再盡快就醫或作其他處理。
能咬死人的章魚
章魚有100多種,有些有毒,對人有危害。章魚的頜像鸚鵡的喙,咬的力量很大,能將觸腕抓到的食物撕咬著吃。當它咬到目標后,就將毒液經唾液腺注入獵物的傷口。據報道,因被章魚咬傷而斃命的事例有不少。其中之一是在澳大利亞,一位潛水者抓到一只小的藍環章魚,大小只有20厘米,覺得很好玩,讓它從胳膊上爬到肩上,最后爬到頸部背面,在那里呆了幾分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朝潛水員頸部咬了一口,并咬出了血,沒過幾分鐘,受害者感覺像是病了,兩小時后不幸身亡。
澳大利亞這種有藍色環狀斑點的章魚,對人危害最大。一只這種章魚的毒液,足以使10個人喪生,嚴重者被咬后幾分鐘就斃命,而且目前還無有效的抗霉素來預防它。章魚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傷口大量出血,且感覺刺痛,最后全身發燒,呼吸困難,重者致死,輕者也需治療三四周才能恢復健康。
殺人的水母刺胞
案例:1987年8月12日,一位23歲的男青年,在北戴河海水浴場淺水中正玩得開心,突然雙腿被海蜇(水母)纏住。他當時開未在意,10分鐘后上岸,感到下肢痛癢難忍,被蜇處出現鞭痕狀的紅斑,以后病勢漸重,全身發冷,心悸氣短,口唇青紫,吸吸困難,口吐白沫,搶救2小的無效死亡。
兇手:腔腸動物之---水母
兇器:腔腸動物種類甚多,有上萬種。它們體表都有一種特殊的細胞叫刺細胞。刺細胞里除細胞核等結構外,還有一種小小的囊狀結構,叫刺胞。刺胞的形狀有圓的、橢圓的,或長如棒、如香蕉等,一般長只有5-50微米,和人的紅血球大小差不多,最大的也只有1.2毫米長。囊里包著毒素。攻擊方式:刺細胞向外的一端都有一根刺柄,猶如捕魚叉的板機,一受到觸動,立即擊發,將刺絲突然從囊內射出來,直刺受害者。雖然刺絲很細,穿刺力卻很大,其沖力能達30千帕斯卡,所以能穿入人的真皮。
補救措施:若萬一不慎被蜇,應盡快用酒精、10%福爾馬林、稀釋的氨水溶液或用糖、鹽、橄欖油或干沙敷在受傷處的表面,或用干布用力擦拭干凈,防止刺胞繼續傷人,或在45℃熱水中浸泡30-90分鐘,切忌用清水或濕沙擦洗。
嚇人大于傷人的毒棘
代表毒族:海膽、海星、頰紋鼻魚
海膽的危險武器有兩種類型:一是針狀的毒棘,二是叉棘。大多數危險海膽必具備其一或二者皆備。海膽全身長滿了棘,但各種海膽間又有很大差別。多數種的棘是硬的,棘端圓而鈍,沒有毒腺。但有些種的棘細長而尖銳且是中空,如刺冠海膽的棘可長達30厘米。這種棘很容易斷,刺傷皮膚斷在其內,難往外取,抓取這種海膽是很危險的。
被刺后傷口異常疼痛,除因斷下的棘留在皮膚內引起劇痛外,棘內的紫色毒液會注入皮膚,引起被刺部位皮膚紅腫,較重者還會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甚至失去知覺,吸吸困難,個別者還會死亡。所以在采集海膽時務必小心,盡可能戴上厚的手套。
在棘皮動物中,有些海星能分泌帶毒素的粘液,體上面覆有很多毒棘,被海星刺傷,會引起皮炎,且疼痛難忍。用貓作實驗,被刺后幾分鐘就失去運動能力,兩小時后痙攣而死。
體長15-60厘米的頰紋鼻魚,生活在珊瑚礁中,用前端的小口吃著海藻的葉子,漂亮而溫順。但它的尾部兩側各有一枚矛狀的棘,是由兩片鱗演變而成,平時收攏在溝里,受到驚擾會豎起來,棘的后端固定在溝內,尖銳鋒利的內緣就朝向南方。它像剃須刀一樣鋒利,常給大鼻的魚夫造成嚴重傷害。頰紋鼻魚可能用這個棘刺殺其他魚,但它是草食性的,所以棘更可能只是擺擺樣子,做做姿態,起威懾作用。許多頰紋鼻魚的周圍還有顯眼的顏色,標志出棘的輪廓。所以尾巴警告似的一擺,顏色一閃。棘一豎,就能嚇跑來犯者。
劇毒的赤魟尾刺
凡見過赤魟的人都知道,在它鞭狀的長尾基部,斜豎著一根刺棘,長度可達4-30厘米。這是一根毒棘,堅硬如鐵,能像箭一樣貫穿鎧甲,若刺在樹根上,能使樹枯萎,若人不慎踩著赤魟時,它立即舉起尾部將毒棘刺入人體。棘的后部連著毒腺,毒腺里的白色毒液就沿著棘的溝注入傷口,使人疼痛難熬,有的暈倒在地,數分鐘不省人事,有的會劇烈地痙攣而死。由于棘的兩側有鋸齒狀倒鉤,造成的傷口特別大,可長達15厘米,約14%的受害者必須手術治療,劇痛可長達6-48小時,并會出現虛弱無力、惡心和不安等癥狀。在美國每年約有1800個遭赤魟刺傷的事例,死亡率估計為1%。即使受難者僥幸生存了下采,也如患了一場大病,很久才能下地走路。
毒性如蝎的鬼鮋
鮋科魚類約300多種,有80種是能對人造成傷害的。蓑鮋是珊瑚礁魚類及鮋科魚類中最漂亮的一種,長約20厘米,田于它常展開巨大的扇形胸鰭和鑲嵌著美麗花邊的背鰭慢慢地游動,狀如伸展羽毛的火雞,國外也稱它火雞魚。蓑鮋的有毒器宮是13根較長的背鰭棘和3報臂鰭棘。鬼鮋的毒棘短而粗,棘上端1/3明顯變粗,這里就是毒腺。鬼鮋的毒劇如蝎,俗稱海蝎子。它雖然形象丑陋,面目習憎,但顏色鮮艷,且能隨環境而改變,這是它對環境的適應,又是一種偽裝。鬼鮋棲于潮間帶至90米深的淺水海灣或近岸處,不大活潑。當它潛伏于巖石縫隙。
珊瑚礁、海藻場中時,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巖石或一族雜藻,不大引人注意。只有當人們無意中摸著或踩著它而被刺傷后才會發現它。若把它從水里取出來,它立即把背鰭棘高高豎起,張開帶棘的鰓蓋,展開胸鰭、腹鰭和臂鰭,樣子嚇人,不過胸鰭棘無毒。鬼鮋的毒性劇烈,人被刺傷后,會引起暈厥、發燒、神經錯亂、吐膽汁,厲害的還能引起心臟衰竭、血壓降低、呼吸抑制,在3-24小時內甚至會引起死亡。鮋科魚類的毒素多是一些對熱很敏感的蛋白質形成的,很容易在高溫條件下被破壞。所以被刺后一個便易行的急救辦法是盡快將傷口處放在45℃以上熱水中浸泡30-9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然后再盡快就醫或作其他處理。
能咬死人的章魚
章魚有100多種,有些有毒,對人有危害。章魚的頜像鸚鵡的喙,咬的力量很大,能將觸腕抓到的食物撕咬著吃。當它咬到目標后,就將毒液經唾液腺注入獵物的傷口。據報道,因被章魚咬傷而斃命的事例有不少。其中之一是在澳大利亞,一位潛水者抓到一只小的藍環章魚,大小只有20厘米,覺得很好玩,讓它從胳膊上爬到肩上,最后爬到頸部背面,在那里呆了幾分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朝潛水員頸部咬了一口,并咬出了血,沒過幾分鐘,受害者感覺像是病了,兩小時后不幸身亡。
澳大利亞這種有藍色環狀斑點的章魚,對人危害最大。一只這種章魚的毒液,足以使10個人喪生,嚴重者被咬后幾分鐘就斃命,而且目前還無有效的抗霉素來預防它。章魚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傷口大量出血,且感覺刺痛,最后全身發燒,呼吸困難,重者致死,輕者也需治療三四周才能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