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大多橫行,因而被人們稱為“橫行介士”,這在動物類群中是獨一無二的。螃蟹的頭胸部兩側具有五對胸足,除第一對為螫足外,其余四對為步足。由于步足的關節只能左右移動,所以只得靠一側步足側向推進,另一側步足趴地而橫行了。此外,由于同側幾對步足前長后短,遇到障礙物時也只能拐彎繞過去,往往一個勁地沿著障礙向著一個方向爬。
潮間帶和沿海灘涂是螃蟹棲息的主要場所,通常都有幾十種生存,在我國沿海灘涂主要有絨毛近方蟹、中華近方蟹和招潮蟹等。它們都喜歡躲在石塊下或在泥沙灘上掘穴而居,其洞穴遍布灘涂,在一平方米的面積內就有2~3個。洞穴深淺不一,但一般每穴往往具備2個洞口。螃蟹冬季深藏在洞穴的最底部進行冬眠,直到春暖大地之時,它們再度爬出洞穴,準備繁殖后代。螃蟹行動迅速,每天的活動高峰期在天剛剛發黑的黃昏時候,這時幾乎所有的個體都傾穴而出,遍布道路、河邊,密密麻麻,遠遠看去,蔚為壯觀。它們具有較薄的外骨骼和大大的眼睛,總是警惕地向四周張望,盡快躲避獵物。有一種生活在開闊沙岸高潮線以上的痕掌沙蟹,它的螫足左右不對稱,螫掌上有細刻紋,稱為發聲隆脊。在遇到危險時,便會以1-1.6米/秒的極快速度,馬上全部鉆進洞穴,消失得無影無蹤。還有一種小沙蟹,受驚時則立即停俯于沙上,靠和沙相似的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雖然有許多螃蟹也能游泳,但真正具有游泳能力的螃蟹是蝤蛑或梭子蟹類,如三疣梭子蟹和鋸緣青蟹,其游泳力來自最后一對步足,該足至少有兩節扁平如槳。
螃蟹一般都以腐殖質和低等小動物為食,是海灘上的“清潔工”。我國晉朝葛洪所著的《抱樸子·登涉》就有:"無腸公子者,蟹也"的記載,認為螃蟹身體寬而扁,腹部退化卷折于頭胸部之腹面,腸道較短,是喜食動物尸體和糞便的,如果沒有螃蟹不停地大撕大嚼的話,美麗的海濱就將充滿動物的陳尸腐臭了。有些螃蟹的取食方式和食性也十分有趣,例如有一種身體柔弱、眼睛退化的豆蟹,通常呈紅色的圓球狀隱藏在貽貝或牡蠣的貝殼中,分享著它們所濾得的食物。還有一種巨型蜘蛛蟹,叫做凱氏長手蟹或日本巨蟹,成體寬30厘米,大鰲最大跨距可達3米多,生活于日本東南3000多米的深海水域中,繁殖期才來到淺水區。它不僅會攻擊落水的人,而且還會悄無聲息地把小船上的人鉗人水中,因此被稱為“殺人蟹”。 螃蟹也是生活在沿海地帶的丹頂鶴等鶴類越冬期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雖然螃蟹具有堅硬的外殼和強壯的雙螯,可以對敵人發動攻擊,但丹頂鶴也有一套很好的辦法來對付它們。丹頂鶴的視力很好,通常能容易地發現10米開外活動的螃蟹,然后毫不猶豫地迅速沖上去,趕在其未進洞之前叼住它,甩到比較硬的地面上,使其失去了可以逃脫的屏障,表面上仍然揮舞雙鰲,張牙舞爪,卻已如同砧板上的肉了。只見丹頂鶴就像貓戲老鼠一般,用堅強有力的喙,將蟹足一節節折斷,連同身段,一個個吞下。剛才還橫行霸道的螃蟹,轉眼間就成了丹頂鶴的腹中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