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屬】為薔薇科植物李的成熟果實。
【別名】李實、嘉慶子、嘉應子。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酸;入肝、腎經。
【功效主治】清熱生津,瀉肝利水。主治陰虛內熱,骨蒸癆熱,消渴引飲,肝膽濕熱,腹水,小便不利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克鮮果含水分90克,蛋白質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8.8克,熱量39千卡,灰分0.5克,鈣17毫克,磷20毫克,鐵0.5毫克,胡蘿卜素0.1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02毫克,尼可酸0.3毫克,抗壞血酸1毫克,并含鉀176毫克,鈉0.7毫克,鎂8.9毫克,另含多種氨基酸、糖、天門冬素等。
【食療作用】
1、促進消化 李子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增加腸胃蠕動的作用,因而食李能促進消化,增加食欲,為胃酸缺乏、食后飽脹、大便秘結者的食療良品。
2、清肝利水 新鮮李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如谷酰胺、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生食之對于治療肝硬化腹水大有種益。
3.降壓,導瀉,鎮咳李子核仁中含苦杏仁甙和大量的脂肪油,藥理證實,它有顯著的利水降壓作用,并可加快腸道蠕動,促進干燥的大便排出,同時也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4.美容養顏《本草綱目》記載,李花和于面脂中,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可以‘“去粉滓黑黯”,“令人面澤”,對汗斑、臉生黑斑等有良效。
【保健食譜】
1.李子米仁湯李子6枚,米仁3O克。上二物共煮食,分2次一日服完。此湯具有養肝瀉肝,破瘀利水的功效。適用于肝硬化腹水。
2.鮮李肉汁鮮李子適量。將李子洗凈后去核搗爛,絞取其汁。每服25毫升,每日3次,此汁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適用于糖尿病及陰虛內熱,咽干唇燥之病癥。
3.李子蜜酒李子干400克,蜂蜜100毫升,酒1800毫升。將李子干及蜂蜜共加人酒中,浸泡2~3個月,然后過濾備用,每次服10毫升,一日2次。此酒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用治腸燥便秘有良效。
4.李蜜飲李子5枚,蜂蜜25毫升,牛奶100毫升。李子洗凈切半,去核,再加蜂蜜、牛奶同入鍋,煮沸后飲用。此飲具有清肝益胃,生津潤燥的功效。適用于虛勞損傷,消渴,虛勞久咳,便秘等病癥。
5.蛋清李核仁粉李核仁2枚,雞蛋回枚。將李核仁去皮研細,再加人雞蛋清調勻。每日睡前敷于臉上,次晨用清水洗去,連續用1周即可奏效(用此期間忌見風)。此粉具有益顏增容,祛除黑斑的作用。可治療婦女面生黑斑。
【注意事項】李子易助濕生痰,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虛弱者應少食。
【文獻選錄】
《本草綱目》:“(李花)苦、香、無毒。令人面澤,去粉滓黑黯。”
《隨息居飲食譜》:“清肝滌熱,活血生津”; “多食生痰,助濕發瘧痢,脾弱者尤忌之。”
《醫林纂要》:“養肝,瀉肝,破瘀。” 《本草求真》:李子治“中有瘤熱不調,骨節間癆熱不治,得此酸苦性入,則熱得酸則斂,得苦則降,而能使熱悉去也。”
《泉州本草》:“清濕熱,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治肝病腹水,骨蒸勞熱,消渴引飲等癥。”
【文出欣賞】
《爾雅》:“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
《樂府詩集·古辭·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南朝梁·沈約。《麥李詩》:“青玉冠西海,碧石彌外區。化為中園實,其下成路衡。在先良足貴,因小邀難逾。色潤房陵縹,味奪寒水朱。摘持欲以獻,尚食且躑躅”
魏文帝與吳質書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西晉·傅玄。《李賦》:“潛實內結,豐彩外盈,翠質朱變,形隨運成。清角奏而微酸起,大宮動而和甘生。”
晉·潘岳。《閑居賦》:“周文弱校之棗,房陵朱仲之李。”
民間諺語:“桃飽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言李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