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酒旗
酒旗,亦稱酒望、酒簾、青旗、錦旆等。作為一種最古老的廣告形式,酒旗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韓非子》記載:“宋人有沽酒者……懸?guī)蒙醺摺!薄皫谩本褪蔷破欤笫廊朔Q:“酒市有旗,始見于些。”由此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知道利用酒旗這一特殊的廣告形式來傳播商品信息了。
自唐代以后,酒旗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門,異彩紛呈。這從自唐代始的不少詩歌作品中便可窺斑見豹,如:“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閃閃酒簾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君不見菊潭之水飲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也有一面“孫羊正店”的酒招。
酒旗在古時的作用,一般來說,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招牌、燈箱或霓虹燈之類。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號,或懸于店鋪之上,或掛在屋頂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桿,扯上酒旗,讓其隨風飄展,以達到招徠顧客的目的。有的店家還在酒旗上注有經(jīng)營方式或售賣數(shù)量等內(nèi)容,以便讓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燈》上開封祥符三月三吹臺會上的那面“飛在半天里”的“酒簾兒”寫著“現(xiàn)沽不賒”;《水滸傳》里武松打虎前所進店家的招旗寫著“三碗不過岡”;而孟州蔣門神“河陽風月”的招旗可謂是家喻戶曉,那兩把銷金旗上的“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即使與現(xiàn)代廣告語相比,也毫不遜色。
除經(jīng)之外,酒旗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無酒、營業(yè)或不營業(yè)的標志。早晨起來,開始營業(yè),有酒可賣,便高懸酒旗;若無酒可售,就收下酒旗。《東京夢華錄》里說:“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這“望子”就是酒旗。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酒旗如今已被高科技廣告設施所取代。偶有仿古酒旗有林立的高樓間懸著,但仍透著一種韻味,不過“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景致現(xiàn)代人已越來越難領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