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胞的基本形態觀察
(一)原理
細胞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關是很多細胞的共同特點,在分化程度較高的細胞更為明顯,這種合理性是生物漫長進化過程所形成的。例如:具有收縮機能的肌細胞伸展為細長形;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沖動機能的神經細胞有長短不一的樹枝狀突起;游離的血細胞為圓形、橢圓形或圓餅形。
不論細胞的形狀如何,細胞的結構一般分為三大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但也有例外。例如:哺乳類紅細胞成熟時細胞核消失。
(二)觀察方法與結果
1.制備蟾蜍脊髓壓片觀察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
取蟾蜍一只,破壞腦和脊髓,在口裂處剪去頭部,除去延腦,剪開椎管,可見乳白色脊髓,取下脊髓放在平皿內,用Ringer氏液洗去血液后放在載片上,剪碎。將另一載片壓在脊髓碎塊上,用力擠壓。將上面的載片取下即可得到壓片。在壓片上滴一滴甲苯胺蘭染液,染色10分鐘,蓋上蓋片,吸去多余染液。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較深的小細胞是神經膠質細胞。染成蘭紫色的、大的、有多個突起的細胞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胞體呈三角形或星形,中央有一個圓形細胞核,內有一個核仁。
2.蟾蜍骨骼肌細胞的剝離與觀察
剪開蟾蜍腿部皮膚,剪下一小塊肌肉,放在載片上,用鑷子和解剖針剝離肌肉塊成為肌束,繼續剝離,可得到很細的肌纖維(肌細胞)。盡可能拉直肌纖維。在顯微鏡下觀察,肌細胞為細長形,可見折光不同的橫紋,每個肌細胞有多個核,分布于細胞的周邊(參照照片)。
3.蟾蜍肝臟壓片的制備與觀察
剪開蟾蜍腹腔,取一小塊(約2~3mm3)肝放在平皿內,用Ringer氏液洗凈,用鑷子輕壓將肝中的血擠出。然后放在載片上,制片方法同脊髓壓片。染色用甲基蘭。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肝細胞核染成蘭色,肝細胞緊密排列,擠成多角形。
4.蟾蜍血涂片的制備與觀察
取一滴蟾蜍血液,靠近一端滴在載片上.將另一載片的一端呈45°角緊貼在血滴的前緣,均勻用力向前推,使血液在載片上形成均勻的薄層。晾干。顯微鏡觀察可見蟾蜍紅細胞為橢球形,有核。白細胞數目少,為圓形。
5.人血涂片的制備與觀察
取人血一滴,制片方法同上。顯微鏡觀察可見人紅細胞為凹圓盤形,無核。自細胞數目少,為圓形。
6.人口腔上皮細胞標本的制備與觀察
用牙簽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均勻地涂在載片上(不可反復涂沫),滴一滴甲苯胺蘭染液,染色5分鐘,蓋上蓋片,吸去多余染液。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復蓋口腔表面的上皮細胞為扁平橢圓形,中央有橢圓形核,染成蘭色。
二、測微尺的使用
(一)原理
測微尺分目鏡測微尺和鏡臺測微尺,兩尺配合使用。目鏡測微尺是一個放在目鏡像平面上的玻璃圓片。圓片中央刻有一條直線,此線被分為若干格,每格代表的長度隨不同物鏡的放大倍數而異。因此,用前必須測定。鏡臺測微尺是在一個載片中央封固的尺,長1毫米(1000μm),被分為100格,每格長度是10微米。
(二)方法
1.將鏡臺測微尺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夾好,小心轉動目鏡測微尺和移動鏡臺測微尺使兩尺平行,記錄鏡臺測微尺若干格所對應的目鏡測微尺的格數。
2.按下式求出目鏡測微尺每格代表的長度
目鏡測微尺每格代表的長度(μm)= X10
三、測量人口腔上皮細胞
從顯微鏡載物臺上取下鏡臺測微尺,換上人口腔上皮細胞標本,測量細胞、細胞核的長短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