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樹樁盆景的成活率
如何種好種活樹樁,這是每一個盆景創作者最關心的司題。樁胚是樁景創作的根本。再好的樁胚,如果不能成活,立意、構圖設計再精彰,也只能空嘆無奈。
樹木生長有一定的規律,分為營養生長期,生殖生長期,營養積聚期和休眠期。一年四季分二十四節令.每一節令植物都有相應的生長規律。這是前人的經驗總結.是規律性的東西,樁景創作就要尊重這些規律,適應這些規律。
樹樁成活的條件.樹樁分老齡樁,壯齡樁,幼齡樁。幼齡樁、壯齡樁改植成活率最高,原田很簡單,就是樹柱本身的營養篩管未老化,再生能刀強,細胞分裂活躍,故成活率高。2樹樁的采挖必須在休眠后期,芽目飽脹時最佳。就廣東而言,是大寒后清明前最好:具體到樹種又不盡相同。落葉的耐寒類如雀梅、愉、樸,山石榴以上時間最好。山松、黑松類,又以大寒前后10天為佳。常綠的熱帶樹種如九里香、山橘、黃楊、羅漢松、福建茶等又以立春后、立夏前為好。古樹.老齡巨型樁又以大寒前冬至后最佳。總之規津只有一條.但具體到各地的氣候、環境,樹種又不相同,必須靈活掌握。3掌握好環境、光照、濕度、溫差之司的辯證關系。樹樁的成活率與育樁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講以背北向南設有強風侵襲、全光照處為好。樹樁采挖后要保持樁身的飽和濕度,不能失水。育樁時的培育土如果過干,樹身的水分向育土倒流,如果培育土過濕又浸爛樁根,則不利傷口愈合、細胞分裂和長成新根。故要保持干身濕度和育土濕度相互平衡;氣溫以10°C、至25°C、最好。提高上溫能促進新根生長,所以育土要有陽光照曬,也可表層用黑砂或黑塑料薄膜覆蓋,以利土溫升高。反之,干身可通過噴水保持濕度,井通過光照促使干身水分蒸發,又通過根系吸收,重復循環,使營養輸送篩管通暢,促使樁身進行自身調節,盡快長成新根。
育樁方法1.樁樹的處理。根分陽根和入土根,裸露在泥面的根叫陽根,鋸后難發新根;入土的根稱肉質根,易發新根。幼根比粗根易發新根,未干的須根又比幼根易生新根。稍長的根比短剪的根易發根,故大樁、古樁可適當放長根,成活后再逐步回縮,以利上盆。2、枝干的處理。嶺南樁景的特征是截于蓄枝,即通過多次的以側代干.逐步成為逐級收尖的高不盈尺的大樹縮影。截樁就是根據立意構圖去選定主干和伴嫁托,伴嫁托的長度以短為好。3、培育土的處理。培育土要求無菌、疏水秀氣、透氣。新鮮的粗河砂最好,山邊的沖積土次之,舊土、園土不可使用。培育土以河沙8份和紅泥2份相混合,適合大部分要求微酸性上壤的樹種,松,柏類以粗紅泥沙為好。4、育樁容器以木箱,竹筐、粗瓦盆為好,疏水、透氣為準則。容器過大,土溫不易提高.故培土以覆蓋根面2厘米左右的厚度為宜,根的截口與容器以保持5厘米空間為好5,根、干截口可用白乳膠涂蓋,根用500PPPm高錳酸鉀水溶液浸12小時,或用促根劑按需要浸、噴、沾后再種植。
如何判斷樹樁成活 樹樁種好后淋一次透水置陽光下,每天向樹干噴水4次至5次,萌芽前不淋水。萌芽后泥土過于可淋—次水.以泥土梢干為好。一般30天萌芽,90天左右重萌二次芽。樹樁二次萌芽后減少噴水次數,如果烈日下新芽不萎縮,葉厚,有光澤.則說明樹樁已長新根,育樁成功。樹樁成活后逐步過渡到常規管理,半月施淡肥水一次.讓新萌芽瘋長。立秋后進行定托,把不需要的非造型樹芽剪除,讓養分集中到造型枝上.加速生長。對一些半年后不死不活的樹樁,只要樁根末爛,把樁起出,用自來水沖洗后另用新土種植,可促發新根.有利成活。 只要尊重自然規律,掌握好陽光、濕度、溫差三者之間的關系,就能有效地提高育樁的成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