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盆景及其風格
臺灣省以其多山兼有平原,氣候濕熱,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加之海上交通發達,在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同世界各國交往頻繁,為盆景藝術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BR>臺灣盆景既受嶺南派的影響,同時又受日本盆栽(非中國盆景孕育期的“盆栽”)的影響,既不同于南派的“蓄枝截干”,又不同于北派的“蟠干扎片”,主張古樸蒼勁,典雅自然。不過,由于臺灣比較著重盆景的商品化,因此強調作品造型的形式趣味,不太追求作品的深層內涵。在選材和技法上要求樹干粗壯,收縮自然,比例協調,層次分明,根部發達并向四面輻射。常用樹種有:黑松、榕樹、五針松、真柏、樟樹、樸樹、海芙蓉、楓樹等。 <BR>由于歷史原因,臺灣盆景同日本盆栽的關系格外密切,日本一年一度的盆栽展覽,都要邀請臺灣盆景參加,以致臺灣盆景的主要造型樣式都模仿、脫胎于日本盆栽的造型樣式,但又力求保持中國盆景(特別是嶺南派)的傳統風格。源于日本的舍利干、神技造型,在臺灣盆景中占有相當突出的地位,并從以松、柏為主發展擴大到其他樹種,白骨化的舍利干、神木同翠綠的枝葉相映成趣,很有特色。受日本盆栽造型影響較大的“造型木”式,端莊、穩重,甚至可以說有一點“霸氣”。矮壯型可看作是參天大樹的矮化,結構嚴謹,極具功力,在臺灣盆景中頗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他如叢林式、懸巖式等等,則更接近于嶺南風格,順其自然,因勢利導,不拘一格,賦于新意。 <BR>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包括從其他國家有選擇地引進適宜于盆景栽培的樹種,積極地提倡多樣化、高檔化、科學化,調動一切有利手段,主動地與市場經濟相適應,是臺灣盆景得到迅速穩妥發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