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國藥材產地介紹系列(1)
《概況》
四川省位於長江上游。面積56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0,590萬,轄21個地、市、州,203個縣、市、區。
《自然環境》
本省地形可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以龍門山─大涼山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西部為川西山地高原。全省平原佔2.6﹪,丘陵佔18.6﹪,山地佔50.3﹪高原佔28.5﹪。
由於地形的顯著不同,氣候類型多樣,東部盆地為亞熱帶東南季風氣侯,冬暖、春早、夏熱,無霜期長、兩量豐沛、濕度大、云霧多、日照少,秋季多綿兩。長江沿岸氣溫較高,向盆地邊緣逐漸降低。年平均氣溫12~18℃,≧10℃積溫4,500~5,000℃以上,無霜期220~300天,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川西南橫斷山地區屬於亞熱帶西南季風氣侯,冬暖夏涼、春秋溫和、乾濕季分明。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90﹪集中在6~10月,年平均氣溫12~20℃,≧10℃積溫3,600~7,000℃,無霜期220~330天。川西高原高山地區,自南而北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等氣候類型演替,垂直分帶明顯。寒冷乾燥、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冬季漫長,夏季涼爽。年平均氣溫2~8℃,年日照時數2,200小時以上。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土壤有黃壤、亞熱帶紅壤、棕壤、紫色土、褐色土、山地草甸土和高原草甸土。植被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高山灌叢。
《省會》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規劃確定的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轄8區4市7縣,總面積1.2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19萬,市區人341.5萬。成都歷史悠久,早在2300多年前,蜀王開明九世就在此建都,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而名成都。金沙遺址的發現,又將成都的歷史上推了一千多年。
成都位於川西平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500米,年均氣溫15.5℃,年降雨量997mm。平原、丘凌、山地比例為4:3:3,岷江、沱江等大小40餘條河流流經全境,水資源總量為264億m3。因此,成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水旱從人,不知飢饉、謂之天府”。
成都國民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城市50強第12位,投資環境進入全國城市40優。經濟總量占四川省三分之一,列15個副省級城市第4位。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491億元,同比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7.5億元,增長13.2%;財政收入145億元,增長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2.2億元,增長2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2,農民人均純收入3067元。 IB]%3cV
《藥材資源》 Dk'w &
據調查統計,全省有藥用植物3,962種,藥用動物344種,礦物藥44種,共計4,350種。藥材資源分佈:
四川盆地:冬暖、春早、夏長。分佈藥材800~2,000種。為本省家種藥材主產區,種植面積佔全省的60﹪左右。家種藥材主要有川芎、麥冬、附子、鬱金、澤瀉、白芍、白芷、紅花、菊花、桔梗、丹參、川明參、云木香、牡丹皮、白薑、瓜蔞、荊芥、薄荷、薏苡仁、牛蒡子、補骨脂、枳殼、梔子、陳皮、佛手、使君子、巴豆、木瓜、川楝子、石斛、杜仲、厚樸、黃柏等。 oE;!/Is()
盆周山地:分佈藥材約2,000種,收購量佔全省的30﹪左右,為本省家野藥材主產區。主要有黃連、銀耳、黨參、當歸、川牛膝、金銀花、云木香、玄參、白朮、川貝母、款冬花、牛蒡子、木瓜、杜仲、厚樸、黃柏、瓜蔞、吳茱萸、天麻、紅花、白薑、桔梗、枳殼、梔子、巴豆、川楝子、陳皮、天冬、柴胡、獨活、南沙參、何首烏、百部、白及、半夏、天南星、香附、通草、川木通、五味子、辛夷、麝香、熊膽、豹骨、烏梢蛇等。
川西南中山地區:分佈藥材約2,500種,以野生為主,既有亞熱帶藥材,又有溫帶藥材。代表品種有三七、茯苓、天麻、黃芩、防風、龍膽、半夏、續斷、川貝母、云木香、藿香、山柰、穿山甲、熊膽、麝香等。
川西高山峽谷區:山嶺與谷底高差懸殊,氣溫、熱量隨海拔升高銳減。分佈藥材約1,500種。野生藥材主要有川貝母、黃芪、羌活、大黃、云木香、秦艽、麝香、豹骨、熊膽、冬蟲夏草等;家種藥材有黨參、當歸、川貝母、黃芪等。
川西北高原:以高原為主,草原面積寬廣。分佈藥材1,800種左右,為本省野生藥材主產區。盛產川貝母、冬蟲夏草、大黃、羌活、雪蓮花、麝香、鹿茸、熊膽等名貴藥材。
《利用現狀》
四川省是中國最大的藥材產區。栽培養殖藥材120種,年種植面積31萬畝,年產量1,500萬公斤。收購藥材500多種,年收購量4,600萬公斤。
《主產品種》
麝香:分佈於阿壩、甘孜、涼山州各縣及盆周山區部分縣。主產林麝,其次是馬麝。川產麝香個大皮薄,捏之有彈性,仁質柔軟,油潤,香氣濃烈。為了保護野生資源,發展人工養麝取香,從50年代開始,在馬爾康和米亞羅建立了兩個養麝試驗場,經過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人工養麝和活體取香”的重大成果,80年代在都江堰市又建立了養麝研究所。本省年收購量居中國第一位。
冬蟲夏草:分佈於石渠、白玉、色達、德格、理塘、巴塘、小金、金川、理縣等縣。川產蟲草體粗、豐滿肥壯、外色黃亮、內色白、子座短、氣清香,暢銷國內外。本省年收購量約佔中國30﹪,為主產區之一。
黃連:“味連”主產石柱縣,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雅連”主產峨嵋、洪雅、峨邊、雷波等縣。本省年收購量佔中國60﹪左右,居第一位。
川芎:主產都江堰市(原名灌縣)及崇慶、彭縣、新都等縣。所產川芎個大、飽滿、質堅實、油性大、香氣濃鬱。尤以都江堰市馬祖寺川芎最為著名。本省年產量佔中國80﹪以上。
川貝母:松貝和青貝主產甘孜、阿壩州,爐貝主產甘孜州北部和小金、蘆山等縣。川貝母顆粒均勻、質堅實、粉性足、色白有光澤。由於野生資源減少,已試驗進行人工栽培生產。
附子:主產江油縣。附片加工精細,片張大而勻、片面有縱向花紋、半透明狀、油潤有光澤、酥脆。在國內外享有聲譽。本省為中國第一大產區。
川牛膝:主產天全縣及樂山市金口河區。以根粗壯、分枝少、質柔韌、斷面色淺黃、味微甜而著稱。
白芷:主產遂寧市,已有600年的種植歷史。產品頭方身圓、個大質堅、外表黃白色、內呈粉白色、斷面密佈棕色油點,形似菊花紋、香味甚濃。
麥冬:主產綿陽市和三臺縣。歷史悠久,素有“綿麥冬”之稱。個大飽滿、色黃白、斷面浸白色、明亮。本省年產量佔中國20﹪以上,居第二位。
白芍:主產中江、渠縣、廣安、銅梁等縣。尤以中江白芍根粗肥壯、質堅體重、表面粉紅光滑、斷面粉性足、黃白適度,內心色白,稱“銀心白芍”。
紅花:習稱“川紅花”。種植始於西漢,主產簡陽、墊江、平昌及資陽、安岳、儀隴、營山、宣漢、南江、達縣、通江、遂寧等縣、市。以花長、色紅、鮮艷、質柔軟為主要特徵。
天麻:全省近百個縣有分佈或栽培。以盆周各縣產量較大。商品體大、色黃白、質堅實、斷面半透明。
杜仲:主產廣元、旺蒼、青川、北川、平武、城口、巫溪、萬源、通江、古藺、忠縣、石柱、酉陽、黔江等縣。川產杜仲皮厚、塊大、內表面暗紫色、斷面絲多。
厚樸:主產盆周山區,以萬源、通江、宣漢、城口、巫溪、開縣、巫山、奉節、云陽、古藺、蘆山、平武、都江堰、彭縣等縣、市產量較大。川樸加工精細,內皮紫紅、香氣濃鬱、指甲劃之有油滲出,稱“紫油厚樸”。
黃柏:也稱川黃柏,分佈盆周山區,主產峨嵋、洪雅、都江堰、廣元、旺蒼、南江、開縣、巫溪、南川、武隆、古藺等縣、市。
羌活:主產小金、黑水、金川、松潘、丹巴、道孚、甘孜、德格等縣。商品粗壯、環節緊密如蠶、斷面硃砂點多、香氣濃鬱,習稱蠶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