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無變態、不完全變態共同成為昆蟲變態的一種形式。是胚后發育中經過蛹的特殊時期才變為成蟲的現象。翅通過整個幼蟲期,作為體內的成蟲翅芽得到發展,直至蛹期才在體外出現。附肢等,到成蟲期才具有功能的構造,而在幼蟲期則或多或少地都處于萌芽狀態,是以與之相應的幼蟲期構造(觸角、胸足等)基本無關的游離型成蟲原基而存在著。它們在化蛹時才出現于外部,器官的形成有賴于蛹期中組織的破壞和急劇的變化(內部變態)。這種變態形式在脈翅目以上的高等昆蟲(脈翅、長翅、毛翅、鱗翅、鞘翅、撚翅、膜翅、雙翅、蚤等目)中均可見到。把它們統稱為全變態類或內翅類。但在不全變態類中,半翅目同翅亞目和纓翅目所見到的新變態有一個明顯的可以看成是蛹的時期,示意著全變態的進化過程。完全變態的起源被認為是隨著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而幼蟲過早孵化的緣故。這些雖不具有很大的說服力但全變態類的幼蟲,在附肢、復眼、口器、外生殖器的原基,皮膚的硬化,神經系統的構造及其它許多方面,與不全變態類的若蟲相比是處于未發達的階段,除非常特化的無足型幼蟲外,具有相當于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之中任何一個的基本體型。若蟲是把寡足期在卵內渡過的,進一步獲得接近成蟲的基本體型后才孵化。但是全變態類幼蟲獨特的構造(幼蟲器官)十分發達,在整個幼蟲期被充分地表現著(德,imaginifugale Entwicklung)。因此,如果認為成蟲芽最后的發育,只有在蛹的狀態下,隨著激烈的變化才有可能到來。蛹的起源也就得以理解了。在完全變態類中,幼蟲與成蟲之間習性的變化很大。完全變態根據成蟲與幼蟲特征相差很遠的胚胎發育(im-aginifugale Entwicklung)的程度也有分為原完全變態(eoholometaboly、脈翅目的一部分)和其完全變態(euholometaboly,其余全部),另外還有多變態、復變態、隱變態的特殊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