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特殊的染色體易位現象。指兩個同源或非同源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斷裂之后相互融合,成為一個中部或亞中部著絲粒染色體。結果染色體數目減少,但臂數不變。此種現象于1916年為羅伯遜(W.Robert- son)所發現,故名。一般認為,在哺乳動物的核型進化中,著絲粒融合(特別是羅伯遜氏易位)是較普通的一種形式。例如,生活在以色列的竹根鼠(Spalaxehrenbergi)約有25對染色體,其中B組染色體有4對(B1、B2、B3、B4)。檢查4種不同群體(Ramla,Sa'ar,Dafna和Yiftah)的B組染色體,發現它們分別含有8對、6對、2對和對近端著絲粒染色體,顯示出這組染色體通過羅伯遜氏易位,由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兩兩融合而變成中部著絲粒染色體的核型進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