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結節骨軟骨病是由于股四頭肌的長期、反復、猛烈的收縮暴力,通過髕骨和髕韌帶集中于脛骨結節骨骺,使其發生慢性損傷,以致骨骺缺血壞死而引起的臨床癥狀,又稱為Osgood-Schlatter病、脛骨結節骨骺炎或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等。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脛骨結節部位疼痛、腫大和壓痛,無明顯功能障礙。病人多有外傷史。 本病多見于12—18歲的青少年,男多于女,多為單側,亦可雙側(約占30%),好發于喜愛劇烈運動(如跑跳、球類等)的中學生,發病緩慢。本病不治可自愈,骨骺骨化后,癥狀自消,但時間較長。對癥治療,常能奏效。治療無效或明顯畸形者,可行手術治療,療效良好。
臨床表現
1.患肢脛骨結節部位逐漸腫大、疼痛。上下樓梯及快步行走可使疼痛加重。嚴重者,可有跛行。伸膝乏力。 2.患肢脛骨結節隆起,局部壓痛明顯,但皮膚不紅、不熱。在阻力下伸膝,局部疼痛加重。
診斷依據
1.多發生于12—18歲男孩,常為單側,亦可雙側(約占30%)。 2.發病緩慢,患肢脛骨結節處腫大、疼痛及壓痛。 3.X線攝片可顯示脛骨結節有舌狀骨骺,不規則,常有隆起破碎,骨質密度不勻。軟組織腫脹。
治療原則
1.非手術治療:限制活動。暫停跑、跳、踢等運動,盡量少走路或避免作伸屈膝活動。疼痛嚴重者,可作下肢長腿石膏外固定6 ̄8周。 2.手術治療:成年后,有長期局部疼痛者,主要是由于小塊骨骺未與結節融合之故,可手術切除未融合的骨骺塊;有明顯畸形者,亦可手術切除之。
用藥原則
1.一般不需藥物治療,僅作對癥治療,如休息,限制活動,石膏外固定等。 2.成年后仍有長期局部疼痛者,可手術治療,術后需用抗生素和支持、對癥治療。
輔助檢查
1.對門診病人,一般檢查專案僅做檢查框限“A”中的第一項; 2.需住院手術者,則檢查專案包括檢查框限“A”中的所有專案。
療效評價
1.治愈:除脛骨結節隆起外,局部無疼痛及壓痛,功能完全恢復。手術后傷口愈合。 2.好轉:癥狀有改善,功能有好轉,手術后傷口愈合。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