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和內臟器官結締組織硬化性疾病,臨床分局限性和系統性兩型。局限性型病變局限于皮膚,系統性型可伴食道、胃腸、骨、心、肺、腎等多器官損害。
臨床表現
一、局限型:極小侵犯內臟,預后較好。 1.皮膚表現:開始為浮腫淡紅或紫紅水腫性紅斑,逐漸硬化呈象牙色,活動時期周圍有紫色暈,捏之不起皺。 2.病變從手指端開始,頭面、軀干、四肢均可發生皮損。60%可呈斑片型,30%為帶狀型,此型兒童多見,皮膚凹陷緊貼皮下,發生于頭皮和額部者呈刀砍狀,亦可見于單側肢體或肋間。點滴型占10%,如綠豆或黃豆大,集簇呈線狀或散在排列,如珍珠母樣,萎縮期皮疹變薄,似斑萎縮,但后者觸之有疝囊樣感覺。 3.一般無全身癥狀,泛發性型可伴發熱和關節痛等。 二、系統性硬皮病:又名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癥(PSS),可侵犯皮膚、滑膜和內臟,臨床分肢端硬化型和彌漫硬化型,兩型臨床相似。 1.皮膚:根據病程可分水腫期、硬化期和萎縮期。 (1)水腫期:皮膚緊張變厚,呈硬性浮腫,無壓痛,皮紋消失,病變開始于手指、手背和面部,手指腫脹如臘腸樣。 (2)硬化期:皮膚變硬,有臘樣光澤,皮膚似板樣,難捏起或起皺,皮膚色素沈著或減退。面部皮膚受侵,表情固定如假面具樣,鼻尖似鷹嘴,口唇變薄收縮,口周有放射狀溝紋,口裂小。 (3)萎縮期:皮膚如羊皮紙樣,皮下組織及肌肉萎縮硬化,緊貼于骨膜,四肢受侵,活動障礙,關節強直,手如爪狀,肘、膝關節屈曲。患處板硬、無汗、無毛、皮脂缺乏、指端及關節面易發生鳥眼狀頑固性潰瘍,皮下組織和關節周圍鈣質沈著。 A.肢端硬化型:此型多見,青春期女性發病多,早期即有雷諾現象,皮損始于手指端,前臂、面、頸、軀干上部。下肢和軀干硬化程度較輕,手指常有鈣質沈著,遠端指骨吸收,嚴重時潰瘍、壞疽,內臟損害較輕,預后較好。 B.彌漫型:少見,皮膚病變自軀干向四肢及面部發展,常無雷諾現象和鈣化,病情發展快,預后差。 C.CREST綜合征:特點為具有皮膚鈣質沈著,雷諾現象,食道功能障礙,指(趾)硬化及毛細血管擴張,是硬皮病一特殊型,少有其他內臟病變,預后良好。 2.內臟:晚期常伴發,關節、食道及肺、心、腎等器官彌漫性纖維化,皮下肌肉可有鈣質沈著。本病病程慢性,可持續數年,數十年,最后多死于心腎衰竭、營養障礙、支氣管肺炎或其他并發癥。 3.70%ANA陽性,IIF檢查呈斑點型或核仁型,34-40%抗sc1-70體陽性; CREST綜合征,90%抗著絲點抗體陽性,為特殊診斷標志; γ球蛋白升高,類風濕因數陽性,血沈快,蛋白尿; 4.X線:可發現胸、食道、骨骼病變; 5.組織病理:有特異性。
診斷依據
1.特征性皮損,長期雷諾氏現象; 2.特異性抗體; 3.X線檢查; 4.組織病理學。
治療原則
1.局限型:以局部注射或外用皮質激素制劑或霜劑及物理性治療,熱浴、推拿、按摩、內服維生素E100-200mg/日,一日3次,復方丹參片,一次3片,一日3次。 2.一般治療,避免外傷、精神緊張及感染。增強營養,保暖,活動指(趾),熱浴、按摩、推拿; 3.血管擴張,降低血糖度和改善微循環藥物,丹參注射液加10%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蘇林、胍乙啶、甲基多巴等; 4.結締組織形成抑制劑,如D-青酶胺、秋水仙、積雪貳; 5.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環磷山胺或苯丁酸氮芥,皮質類固醇激素; 6.中醫中藥:以活血化瘀、溫陽通絡為主; 7.其他:維甲酸、維生素E及D、前列腺素,封閉療法,雷公藤、依地酸鈉鈣、康力龍、甲氰咪呱、復方磷酸酯梅片、脈絡寧片。
用藥原則
1.局限型以局部治療為主,加用理療、支援療法、中藥復方丹參片等; 2.早期系統型初發病例可試用大劑量青酶素結合用,復方丹參片、雷公藤、維生素E等; 3.雷諾氏現象明顯的肢端硬型化,可重用血管擴張藥物,減輕血管痙攣和皮膚硬化藥物,如丹參注射液、妥拉苯林、呱乙啶、秋水仙等; 4.有關節、皮膚、腎病變,上述治療無效,不能耐受大劑激素時可選用免疫抑制劑。
輔助檢查
1.局限性硬皮病:測感覺時值及病理活檢; 2.系統性硬皮病:測框限“A”的特異抗體,血常規、血沈、血清蛋白電泳,X線鋇餐透視,組織病理學確診,以后根據病情受累器官和合并癥或嚴重病例選擇框限“B”、“C”專案檢查。
療效評價
1.治愈:皮膚變軟,發聲活動度正常,發熱及雷諾現象緩解,血沉下降至正常; 2.好轉:上述癥狀改善達70%,血沉下降,趨向正常; 3.未愈:上述癥狀改善達30%,血沉下降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