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致病物質主要是白喉毒素。白喉毒素是含有兩個二硫鍵的多肽鏈,分子量為62,000。經蛋白酶水解后,可分為a和b兩個片段,中間仍由二硫鍵聯接。b片段,無酶活性,但能與宿主易感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并通過易位作用使a片段進入細胞。a片段具有酶活性,能將氧化型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 )水解為煙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兩部分,并催化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與adpr共價結合,使ef-2失去轉位活性,從而中止肽-trna及mrna在核糖體上由受位轉移至供位,肽鏈不能延長,細胞蛋白質合成受阻,細胞死亡,病變產生。
僅攜帶β-棒狀桿菌噬菌體的溶源性白喉桿菌才能產生外毒素,因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狀桿菌噬體毒素基因(tox )編碼的蛋白質。tox 基因的表達與菌體無機鐵含量密切相關,鐵含量適量時, tox 基因表達,否則不表達。白喉桿菌尚產生一些侵襲性物質,如類似于結核桿菌的索狀因子(cord factor),能破壞細胞的線粒體膜,導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白喉的傳染源是白喉病人及恢復期帶菌者。本菌存在于假膜及鼻咽腔或鼻分泌物內,經飛沫、污染物品或飲食而傳播。白喉桿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粘膜生長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及侵襲性物質,引起局部炎癥和全身中毒癥狀。局部粘膜上皮細胞發生壞死,血管擴張,粒細胞浸潤及纖維滲出,因此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pseudomembrane),若病損進一步擴展至喉部或氣管內,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盡管細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迅速與易感組織細胞結合,使心肌、肝、腎和腎上腺等發生退行性病變,并可侵犯腭肌和咽肌的周圍神經細胞,臨床上出現心肌炎和軟腭麻痹、聲嘶、腎上腺機能障礙,血壓下降等癥狀。本菌偶有侵害眼結膜、外耳道、陰道和皮膚傷口等處,也可形成假膜。
白喉病后有較強的免疫力,主要是機體能產生中和白喉外毒素的抗體(lgg)。1~5歲易感性最高,5歲以上易感性逐漸下降,成人絕大多數由于隱性感染或預防接種,已獲得免疫力。
錫克氏試驗(schick's test)用于測定人體對白喉有無免疫力,確定是否需要預防接種。方法是在左前臂屈側皮內注射0.1ml白喉毒素(含1/50的豚鼠最小致死量),同樣在右前臂屈側皮內注射對照毒素(加熱80℃經5分鐘破壞其毒性)0.1ml,作為對照。陰性反應,兩側注射處都沒有出現紅暈或浸潤,表露機體對白喉有免疫力。陽性反應,左側注射處24~36小時后,出現圓形微隆起紅暈,逐漸形成紅腫硬塊,至第四天達最高峰,直徑達1~2cm,7~14日后反應逐漸消退,而對照側沒有反應,表示對白喉沒有免疫力。假陽性反應,表示既有免疫力,又有變態反應。混合反應,表示機體對白喉毒素沒有抗毒免疫力,但對毒素蛋白則有變態反應,應注意區別。
預防接種效果良好,可顯著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6個月以上至3見兒童應預防接種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和百日咳菌苗三聯制劑或明礬淀白喉類毒素。8歲以上錫克氏試驗陽性者也需接種。對密切接觸過白喉病人的易感兒童,可肌內注射1000~2000單位白喉抗毒素作緊急預防,同時注射白喉類毒素以便延長免疫力。
白喉抗毒素做為特效治療制劑,應在發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為2萬~10萬單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靜脈滴注。使用抗毒素血清之前進行皮膚試驗,防止發生異種血清過敏反應。使用抗毒素的同時,應給予抗菌治療,如用普魯卡因青霉素肌注,直至癥狀消失和白喉桿菌培養陰性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