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蛋白類營養素缺乏導致的營養不良性疾病。病因為蛋白質攝入不足或消耗過度而導致機體組織的蛋白質被消耗。主要表現為消瘦、疲乏無力、腹瀉、貧血、血漿蛋白質濃度低下、營養性水腫、皮膚干燥粗糙、毛發枯黃等。兒童還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障礙等。引起蛋白質缺乏的病因一般可有以下幾方面:(1)蛋白類營養素長期攝入不足或品種過于單一,缺乏必需的氨基酸;(2)消化道慢性疾病導致的蛋白質類食物消化、吸收不良;(3)嚴重的肝、腎等器官病變,造成蛋白質利用不佳;(4)長期高熱、甲亢、腫瘤等造成蛋白質分解加速;(5)腎炎等病人由于蛋白尿等原因引起的蛋白質長期損失;(6)老年人等因機體各器官功能低下造成消化、吸收及代謝過程的“衰弱”狀態。蛋白質缺乏癥的預防和治療,原則上除積極治療有關疾病外,主要是加強蛋白類營養素的攝入,(參見“蛋白質營養素”)。必要時可使用復合氨基酸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