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桿菌(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結核病。對人類致病的有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非典型分枝桿菌也可引起類似結核樣病變,但少見。結核桿菌細長略彎曲,端極鈍園,大小約1~4×0.4um ,呈單個或分枝狀排列,無莢膜、無鞭毛、無芽胞。在陳舊的病灶和培養物中,形態常不典型,可呈顆粒狀,串球狀,短棒狀,長絲形等。結核桿菌一般常用萎~~鈉氏(ziehl-neelsen)抗酸性染色法染色,結核桿菌染成紅色,其他非抗酸性細菌及細胞漿質等呈藍色。結核桿菌的抗酸性取決于胞壁內所含分枝菌酸殘基和胞壁固有層的完整性有關。
結核桿菌為專性需氧菌。營養要求高,在含有蛋黃、馬鈐薯、甘油和天門冬素等的固體培養基上才能生長。最適ph 6.5~6.8 ,最適溫度為37℃,生長緩慢,接種后培養3~4周才出現肉眼可見的菌落。菌落為干燥、堅硬、表面呈顆粒狀、乳酪色或黃色,形似菜花樣。在液體培養內呈粗糙皺紋狀菌膜生長,若在液體培養基內加入水溶性脂肪酸,如tween~80,可降低結核桿菌表面的疏水性,使呈均勻分散生長,此有利于作藥物敏感試驗等。
結核桿菌對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較強。在干痰中存活6~8個月,若粘附于塵埃上,保持傳染性8~10天。在3%hci或naoh溶液中能耐受30分鐘,因而常以酸鹼中和處理嚴重污染的檢材,殺死雜菌和消化粘稠物質,提高檢出率。但對濕熱、紫外線、酒精的抵抗力弱。在液體中加熱62~63℃15分鐘,直射日光下2~3小時,75%酒精內數分鐘即死亡。
結核桿菌對鏈霉素、利福平、異煙肼等抗結核藥物較易產生耐藥性。耐藥菌菌株常伴隨活力和毒力減弱,如異煙肼耐藥菌株對豚鼠的毒力消失,但對人們仍有一定的致病性。
卡介(calmette-gerine)二氏將牛型結核桿菌培養于膽汁、甘油、馬鈴薯培養基中,經230次傳代,歷時13年,使其毒力發生變異,成為對人無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性的菌苗株,稱為卡介菌(bacilli calmette-giierin,bcg)。卡介菌接種人體后,可獲得抗結核受疫力。
卡介苗接種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廣泛接種卡介苗能大大地降低結核病的發病率。根據統計調查未接種組的發病率比接種組高4~5倍,嬰兒因免疫力低,為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6個月以內健康兒童可直接接種,較大兒童須作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接種。一般在接種后6~8周如結核菌素試驗轉陽,則表示接種者已產生免疫力。試驗陰性者應再行接種。皮內接種卡介苗后,結素試驗轉陽率可達96~99%,陽性反應可維護5年左右。
結核病的治療在于控制疾病,促使病灶愈合,消除癥狀和防止復發。抗癆藥物有制菌作用,但它們仍須通過體內免疫機理而起作用。常用的藥物有異菸肼(inh)、鏈霉素、對氨水楊酸鈉(pas)、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各種抗癆藥物如合并應用,有協同作用,且能降低耐藥性的產生,減少毒性。因耐藥菌株出現較多,因此由病人體內人分離的結核菌株在治療過程中應作藥敏試驗,以測定耐藥性的產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