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別名:甘杞、貢杞、枸杞子、紅耳墜、茍起子、枸杞紅實、西枸杞、狗奶子、血枸子、枸杞豆、血杞子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推薦菜品:杞雞燒蘿卜 上湯奶白菜 銀杞明目湯 枸杞子酒 爽口苦瓜 生機沙拉 枸杞子炒豬肝 枸杞干絲 枸杞肉丁 山藥枸杞粥
枸杞子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寧夏枸杞為灌木或大灌木,生于溝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分布于華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區也有栽培。
6至11月果實陸續成熟,可分批采收,置席上攤涼至果皮起皺然后曝曬至外皮干燥而果肉柔軟,曬時不宜翻動,夏季多寸時可烤干。干后均應除去果柄。
枸杞子果實呈類紡錘形或長卵圓形,略扁長0.6至2厘米,直徑0.3至1厘米。表面紅色,微有光澤,頂端有小突起狀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柄痕。果皮柔韌,皺縮,果肉肉質,柔潤而有粘性,內有種子多枚,類腎形扁而翹,淺黃色或棕黃色,氣微,味甜而微酸。
以粒大、色紅、肉厚、質柔潤、籽少、味甜者為佳。
營養分析
1.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和鈣、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故擅長明目,所以俗稱“明眼子”。歷代醫家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民間也習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
2. 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補氣強精、滋補肝腎、抗衰老、止消渴、暖身體、抗腫瘤的功效。
3. 枸杞具有降低血壓,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能防止動脈結業證樣硬化,保護肝臟,抑制脂肪肝,促進肝細胞再生。
相關人群
一般人均可使用。
1. 適宜肝腎陰虛、癌癥、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慢性肝炎、脂肪肝患者食用;用眼過度者、老人更加適合。
2. 不適宜外感實熱、脾虛泄瀉者服用。
食物相克
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1. 有酒味的枸杞已經變質,不可食用。
2. 枸杞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冬季宜煮粥,夏季宜泡茶。
3. 菊花3-5朵、枸杞1-2顆,放入已經預熱的杯中,加入沸水泡10分鐘后飲用,有明目、益血、抗衰老、防皺紋之功效。
食療作用
枸杞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質潤氣和,可升可降;
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生津;
主治肝腎虧虛、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虛勞咳嗽、消渴。
久服有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其他相關
《綱目》云:“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本品乃其子,故名枸杞子。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推薦菜品:杞雞燒蘿卜 上湯奶白菜 銀杞明目湯 枸杞子酒 爽口苦瓜 生機沙拉 枸杞子炒豬肝 枸杞干絲 枸杞肉丁 山藥枸杞粥
枸杞子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寧夏枸杞為灌木或大灌木,生于溝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分布于華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區也有栽培。
6至11月果實陸續成熟,可分批采收,置席上攤涼至果皮起皺然后曝曬至外皮干燥而果肉柔軟,曬時不宜翻動,夏季多寸時可烤干。干后均應除去果柄。
枸杞子果實呈類紡錘形或長卵圓形,略扁長0.6至2厘米,直徑0.3至1厘米。表面紅色,微有光澤,頂端有小突起狀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柄痕。果皮柔韌,皺縮,果肉肉質,柔潤而有粘性,內有種子多枚,類腎形扁而翹,淺黃色或棕黃色,氣微,味甜而微酸。
以粒大、色紅、肉厚、質柔潤、籽少、味甜者為佳。
營養分析
1.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和鈣、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故擅長明目,所以俗稱“明眼子”。歷代醫家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民間也習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
2. 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補氣強精、滋補肝腎、抗衰老、止消渴、暖身體、抗腫瘤的功效。
3. 枸杞具有降低血壓,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能防止動脈結業證樣硬化,保護肝臟,抑制脂肪肝,促進肝細胞再生。
相關人群
一般人均可使用。
1. 適宜肝腎陰虛、癌癥、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慢性肝炎、脂肪肝患者食用;用眼過度者、老人更加適合。
2. 不適宜外感實熱、脾虛泄瀉者服用。
食物相克
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1. 有酒味的枸杞已經變質,不可食用。
2. 枸杞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冬季宜煮粥,夏季宜泡茶。
3. 菊花3-5朵、枸杞1-2顆,放入已經預熱的杯中,加入沸水泡10分鐘后飲用,有明目、益血、抗衰老、防皺紋之功效。
食療作用
枸杞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質潤氣和,可升可降;
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生津;
主治肝腎虧虛、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虛勞咳嗽、消渴。
久服有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其他相關
《綱目》云:“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本品乃其子,故名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