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等六個節氣。中醫養生學認為,春季養生當注重“養陽氣、重養肝、防風溫、勤鍛煉”四原則。
養陽氣
《黃帝內經》里明確指出“春夏養陽”。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人們應注重對體內陽氣的保養。何謂陽氣?即通常人們所說的“火力”,也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若火力不足,就會出現畏寒、肢冷等癥狀。保養人體陽氣的方法很多,重要的一點是要“捂”,即俗話中的“春捂秋凍”。為何要捂呢?這是因為,春季氣候多出現乍暖乍寒的情況,故衣著方面不要頓減,正如《壽親養老新書》里所指出的“春季天氣漸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以免使人受寒”。而且還特別強調體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
保養陽氣,還需多吃韭菜。韭菜,雖然四季常青,終年供人食用,但卻以春季多吃最好。正如俗話所說:“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中醫認為韭菜性溫,春季常食,最助人體養陽。
重養肝
中醫學認為,肝主春,意思是說,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是與春季相應的。為何有此一說?因為春天溫暖的氣候將會使人的活動量日漸增加,促使新陳代謝亦將日趨旺盛。因而,在人體內,無論是血液循環,還是營養供給,都會相應加快、增多,以適應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的需求。中醫認為,這些均與肝臟的生理機能有關。若肝臟機能失常,適應不了春季氣候的變化,就會在以后出現一系列病癥,特別是精神病及肝病患者,易在春夏之季發病。俗話說“菜花黃,癡子忙”。據統計,精神病發病率以3、4月份最高,這也是季節對機體影響的一種反應。而中醫所說的“春宜養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保養肝臟的方法很多,如春天不要過于勞累,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有肝病及高血壓病的患者,也應在春季到來之時,按醫囑及時服藥。尤其精神病患者,在春天要注意避免精神刺激,以免病情加重。
防風溫
春天之所以強調要防風溫,是因為此時是由寒轉暖,溫熱毒即開始活動。如果平時身體虛弱,就會因受風熱外邪而發生風溫病(如流感等)。根據民間經驗,可用下述方法預防:其一是在水中浸泡貫眾。取貫眾500克,放置于水缸或水桶中,每月更換1次。其二在住宅內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揮發,以凈化空氣。實踐證明,此方法有一定的滅菌作用。此外,對于年老體弱之人,還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活動,同時,也要注意居室內空氣清新、流通。
勤鍛煉
中醫養生家還認為,在陽光明媚的春日,宜登高賞花、踏青問柳、游山戲水。但需注意的是運動要適量,以運動后感到精神健旺、身體松快為度。《黃帝內經》里還指出:“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意謂春天人們應當晚睡早起、披散著頭發、舒展著形體,在庭院中信步漫行,可使智慧、靈感生發不息。這些都是古人春天養生的寶貴經驗,很值得現代人去認真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