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外出游玩的孩子越來越多。可是一不小心,就出現紅眼睛、流眼淚,經過檢查,原來是過敏性結膜炎。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立波告訴記者,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和環境因素有關,近年來過敏兒童增加也和室外過敏物質(比如各種花粉等)有關,這類孩子外出旅游要減少和花粉的接觸。過敏性眼結膜炎往往隨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伴發,經常出現在花粉較多的春秋花季,導致眼紅、眼癢、流淚和異物感。這種疾病容易出現季節性反復發作,對兒童身心、健康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另外,嬰兒期母乳喂養減少,牛奶、雞蛋的大量攝入,也容易出現特應性皮炎(俗稱:嬰兒濕疹),并使病情加重甚至持續時間延長。而衛生條件好、廣泛使用抗生素,細菌感染機會明顯減少,也會增加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現已證明,患兒對某種物質形成過敏,除遺傳因素外,還和胎兒時期和出生后1—2年內反復接觸某種低濃度過敏源有關。專家建議,如果能在兒童出生后1—2年里盡量減少環境中的各種過敏源濃度,就能防止、減少兒童過敏的形成;如果已經形成過敏,就盡量不要再接觸過敏源,這樣可減少、終止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同時,通過特定的方法,比如脫敏療法、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等,對預防過敏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和預防作用。